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本报讯 4月21日,春耕农忙时节,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的育秧基地内一片忙碌。不停运转的自动化育秧生产线上,播施底土、喷淋给水、播撒种子、覆盖浮土、传送进棚,一气呵成。
“以往人工育秧,效率低,成活率也低,现在有了机械化育秧设备,育秧效率提高了30倍,同时人工成本也降低了。为此,我们在去年花塔村自动育秧基地的基础上,新扩建王郭村、北大寺村、稻花城3个育秧基地,在晋稻8号、晋稻15号的基础上,引进辽稻、吉稻,优选新稻种,大规模推广机械自动育秧生产新技术,通过选育良种、培育良田、施用良肥、推行良法以及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的‘六统一’经营模式,重塑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晋源区农业农村局种植科科长李会平说。
此外,大棚育秧不受时节影响,可科学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土壤基质酸碱度,调整秧苗的生长速度,缩短秧苗生长周期,一般情况下一周时间秧苗就会出土1公分,40天后就可以插进稻田里。花塔村育秧大棚内,在晋源区农业农村局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们正在压苗,绿油油的秧苗经过压苗后根扎得更实,这些秧苗预计将于5月底插到大田里。
紧挨着花塔村育秧大棚的稻田公园内,同样一片忙碌,村民们正在泥泞的稻田里挥动着铁锹整地打埂。“我们也在组织工人修建水渠,用来养鱼虾蟹,借助鱼虾蟹稻混养的方式,可以实现晋祠大米品质更优、产量更高。”稻田公园负责人任福贵说。
李会平说:“现在正值春耕春播关键时期,我们坚持防疫春播两手抓两不误,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组织村民推进育秧、整地等,所有育秧基地再育秧2天就可以育330亩秧苗,满足全区3300亩晋祠水稻的插秧需求。”
(杨润德 崔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