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品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品读 >> 文章详情
忻州市定襄县:响器响起来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2-06-24      

  欣闻定襄八音会吹奏的《大得胜》亮相上海世博会闭幕式,好生激动。家乡人关心家乡事也是常情,但细想起来,八音会上世博也属应当,因为它太好听了。

微信图片_20220624110921.jpg

  家乡人管八音会叫响器。在我们那一带,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红火集会都会回响着响器的声音。这种声音婉转豪放,悦耳动听,红火热闹,有着极强的穿透力,即使没有扩音设备,方圆几里的地方也能裹夹着油糕的香味,掺和着乡村的风俗飘飘悠悠地传入你的耳中。

  听着这种声音长大,自然对响器有了特殊的感情。后来还发现,流传大半个山西的八音会,居然是从我们宏道镇吹响的,这就让我感到无比自豪了。宏道镇有个村庄叫北社东,明朝万历年间,村里出了个朝廷大员叫李楠,官至都察院御史,他的儿子当时被神宗皇帝朱翊钧相中,做了当朝的郡马爷。洞房花烛之时,神宗御赐郡马府一支鼓乐班,每日演奏三次,好个热闹。宏道人家乡观念很重,古时也不例外。婚后该当回乡省亲祭祖,于是,郡马特意带着御赐的鼓乐班,吹吹打打回到了北社东村。热闹数日,郡马返京时,却将鼓乐班留在故里,专为李家使用,可谓光宗耀祖。从此,宫廷御用音乐便流传在民间,生生不息,让百姓世代分享。

微信图片_20220624110928.jpg

  据说当时的班主姓史,是宏道史家响器的祖先。史家响器得以真传,所以吹得套数全而正宗,在当地很有名气。记得小时候,谁家办事宴,能请到史凤柱的响器,就是脸上有光。

  那时,我常听史凤柱吹的响器。回想起来,他好像永远都是五十来岁,敦实的身板显示着男子汉的自信,胖乎乎的脸上总是挂着一种慈祥。

  村里人办喜事多在冬天,所以史凤柱冬天也是最忙,要想请到史家响器,必须提前好几个月“安鼓”(预定)。等到办喜事这天,史凤柱带着他的一班人马,早早地来到了东家。东家院子里的街门旁,好像是他们固定的地方。一进门便点着了东家事先准备好的树墩或干柴,然后把泡着大块砖茶的铁茶壶放在火上慢慢地煮着。这时,鼓声响起,史凤柱坐在中间的长条凳上,慢慢地端起手中的唢呐,将那双丹凤眼眯成一条小缝,等着“安板”。“安板”就是打什么鼓点吹什么曲子。一阵锣鼓后,史凤柱他们便吹开了大戏,唢呐是主奏,吹笙者代替弦乐伴奏。最有趣的是,史凤柱一人用着四般武艺,他一会吹着唢呐,一会吹着管子,中间还有海笛(小唢呐)和口噙子(噙在口中吹奏的微型乐器)交替并用,将晋剧或北路梆子中的红(须生)、黑(花脸)、生、旦等角色的唱腔或对白模仿得惟妙惟肖,犹如名角登场。

  但此时并不算热闹,等到中午时分,二踢脚的大麻炮在村口“哽嘎”一响,史凤柱他们与新郎一道,吹吹打打迎娶回新娘时,响器吹得那才叫个好听,那才叫个热闹。

  当时的农村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听响器便成了最过瘾的事。你看那街头巷尾,人们站得满满当当,那些爱红火的人们有的敲鼓,有的拍镲,竟然与史凤柱们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先是将锣鼓的奏敲得很快,然后稳重地“嘣——嘣”两声鼓点,便安起板来。只见史凤柱鼓足一口气,在唢呐从头顶的右上方向下划了一条弧线摇向左上方的瞬间,吹出了马嘶一般的欢快声音。接着,鼓、镲、锣和铰子等打击乐一起敲响,左右两位吹笙者也摇头晃脑地伴奏着,一曲节奏明快、粗犷有力、气势磅礴的《大得胜》顿时让气氛活跃起来。

  《大得胜》是表现古代将士出征沙场后得胜还朝的一种音乐。仔细听来,好像一位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威风凛凛地站在阵前,他身着盔甲,手执长枪,缰绳一提,战马便发出声声嘶叫,随即催征的战鼓擂动,冲锋的号角吹响,将士们个个英勇无比,所向无敌。真有“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的感觉。我们小时候习武耍社火时,手执兵器,跑场亮相,交手对打,吹奏的就是这段音乐,表演的就是这段音乐的创作背景。听到此处,人们不由地喊起好来。喝过彩后,鼓点的节奏更快了,史凤柱又鼓一口气,将唢呐高高举过头顶,再次吹出了一声长啸的马嘶,把音乐由粗犷激昂带向欢快喜悦,再现了古代将士们载歌载舞凯旋庆功的盛大场景。

  一曲《大得胜》吹过,人们意犹未尽,有的干脆站出来,两手一伸“拦响器”,不远的一段路,人们要拦上四、五回,这一拦,史凤柱他们便得吹上几个小时,戏曲、民歌、二人台,还有流行音乐,人们点什么他们吹什么。他们的唢呐就是音乐库,里面藏着数不清的曲目,光传统的就有上百种,除《大得胜》《过街》《耍娃子》这些表现热烈气氛的外,还有表现肃穆气氛的如《西方赞》《箴言》《柳叶青》等。这些气氛肃穆的曲目中,许多音乐元素是从五台山佛教音乐吸收过来的。宏道离五台山不远,当地的一些寺庙属五台山寺庙建筑群,而五台山的一些寺庙建筑如龙泉寺的石牌坊也是宏道人修建的,所以宏道与五台山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文化相互渗透上更为明显。庙堂音乐采用了一些地方民歌的曲调或音乐成分,而宏道八音会也吸收了一些庙堂音乐的乐曲和吹奏方法。此外,还有表现哀伤气氛的如《哭皇天》等,这种曲目用于丧事的吹奏,听起来凄凄惨惨,催人泪下。当然此时他们吹奏的肯定是欢快热闹的曲子了。但不管他们吹什么,曲曲都是那么精彩,曲曲都让人叫好。

  响器班虽是民间艺人,但他们有着这种吹就吹个满堂喝彩的精神,凭着这种精神,他们从黄土地吹到了世博会。

(张文槐)

责任编辑:梁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