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百闻不如一见。6月2日,当我们置身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前身为清太徐联合工委)旧址——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杜里坪村时,面对一处处战火遗存,不禁怦然心动,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清太徐”是清源、太原、徐沟三县的合称,包括今天的小店、晋源、清徐等地。艰苦的抗战时期,这里地处晋西北根据地的最南端,是晋绥边区南大门、太原抗战最前哨,成为华北各个根据地通往延安的重要交通要道,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夺目的篇章。
尤其让我们感动和欣慰的是,晋源区委党校以独特的红色寻访教学形式,深入挖掘和利用清太徐红色文化资源,实现了清太徐历史在前人整理、研究基础上的一次大总结、大提升。
历史的见证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杜里坪村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红旗招展、风光秀美,梯田石窑错落有致、院落小路整洁干净,除了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历历在目外,一些村民家里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用过的保险箱、文件柜等,有的是从日本鬼子手中缴获,有的是100多年前的老家具。
灰尘掩不住日军烧毁的窗棂旧痕,人畜共居的马厩无声诉说着战火烽烟,遍体弹洞的大槐树见证了枪林弹雨的日子,新建的初心讲堂回荡着《英雄太原》先辈们舍生忘死为中华的铮铮誓言……徜徉其中,历史和现实不停切换,仿佛穿梭在岁月长廊,抚今追昔,潸然怅然,欣然慨然。现场,晋源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程焕金热情介绍和讲解,英烈后人郭七只不时插话,他已义务守护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数十年。
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于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打击清源、太原、徐沟三地日伪军而成立的太原市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也是中共组建的华北第一个联合县级工委。清太徐紧邻省城日军交通线,是中国共产党着力打造的太行解放区通向延安的红色交通线,为太原地区发展党的组织、扩充武装力量、打击日伪反动势力,筹措物资、提供情报、支援抗战前线,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领导军民浴血奋战、殊死搏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艰辛的寻访
“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发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晋源区委深入开展“寻访红色记忆 重温先辈历程”寻访教学。
2017年以来,晋源区委党校利用身边红色资源清太徐红色教育基地,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在每期的主体班教学中安排为期一周的寻访教学内容。
陈晓丽带队的寻访一组,在北京寻访到曾任中共清太徐联合县委宣传部部长李琪77岁的女儿李海文,李琪后来担任过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作为“红二代”的女儿,李海文曾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寻访组不仅了解了李琪新中国成立后撰写《<实践论>解释》《<矛盾论>浅说》等专著的情况,还得到了李琪的老照片电子版以及李海文母亲《忆李琪》的专著,关心灾区居民生活、反映民生呼声的为民情怀跃然纸上。
张贤带队的吉林、北京两地寻访中,在只有肖靖、慕湘部分网络线索的情况下,从找单位、找知情人、找先辈后人,期间经历拨打百余次电话无果的焦灼等待,遭遇涉军机要拒访的无奈尴尬,到最后无意寻访到了更有寻访意义的王恒芳前辈,时任清太徐妇救会主任兼抗联主任。王恒芳当时组织妇女训练班等事迹感人,离休后全身心参加社会活动,出版了《二春翰墨情》《八十年回忆录》,离休二十年继续谋事创作,关心关注社会事业发展的精神更令我们后代敬仰。
尚克宁带队的寻访六组,几经周折,在太原找到93岁的前辈肖辉家里。肖辉回忆起自己13岁时候担任儿童团指导员时为八路军保密的故事,还把自己写的一本书《龙啸》送给访谈组。马文静带队的寻访八组,在太原市档案馆查找到一份567名革命先烈名册档案。
5年多里,晋源区委党校共派出主体班5个班次、46个小组、225名教师和学员,跨越15个省市,行程数万公里,寻访革命先辈及后代50余人、知情人士数百人,征集书稿、战刀等各种史料百余件,收集文字资料数百万字,编撰寻访实录5册。
在多年的教学探索实践中,获得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校等相关单位的支持和指导,同时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一致的肯定和认可。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段晓飞听取红色寻访过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方式获得2021年度太原市党校系统教学方式创新奖,由市委组织部拍摄的以寻访为题材的《信仰的力量》获得2018年度山西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观摩交流特别奖,获中组部党员教育观摩优秀奖。
丰厚的滋养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2021年7月,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由山西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和晋源区委、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抗日烽火中的清太徐》编印完成,洋洋4册分10编,分别为:坚强堡垒,抗战英豪,革命纪事,峥嵘岁月,武装斗争,秘密战线,鱼水深情,罄竹难书,时光记忆,红色赓续,共70万字,并有战区地图、红色家书、英烈肖像、战友合影、文件档案、实物呈现、著作手稿、文章手迹、寻访场景等300多幅。为杜里坪基地建设、红色课程打造、抗战舞台剧、红色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支撑。
《抗日烽火中的清太徐》全面记述了清太徐政、军、统、群等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是一项钩沉历史、固本培元、赓续红色血脉的宏大工程,完善了清太徐军民抗战的历史资料,为深化研究太原抗战提供了第一手史料支撑。成书后,除分送给晋源区参加过寻访的学员、晋源区直各单位外,还赠送给太原市直各部门及小店区、清徐县,产生了广泛影响。
时任清太徐县长李奎年儿子李渝泉与主体班学员一起寻访后感慨说,对抗战先辈的寻访,是对太原抗战历史的抢救性保护和挖掘,是一项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时任太四区区长赵志钧儿子在见到党校寄给他的《抗日烽火中的清太徐》后,“感谢家乡人民没有忘记父亲当年的抗战功绩,你们做了我们儿女没有尽到的责任。”
一次次寻访,激荡着党校老师和学员们的心,也激发了晋源区党员干部学史增信、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的旗帜决不能倒,烈士的血不能白流”“野菜的味道苦在我们嘴里,绝不能苦在群众心里”“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了多少真情”“群众心明眼又亮,真心真意莫做样,即便干成一件事,也是有担当!”……革命先辈发自肺腑的话,让他们感动感悟,念兹在兹,没齿难忘。
程焕金深有感触地说:“学员们在艰辛寻访、抢救历史中,耳闻目睹革命前辈和家属们的故事,在与历史事件、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的对话中,心灵受到震撼,在反思、碰撞、博弈中实现了精神蜕变,加强了党性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增进了工作动力。”
红色寻访教学,将党员干部置于革命先烈后人和红色遗存面前,让党员干部在于历史事件、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的对话中,心灵受到震撼,在反思、碰撞、博弈中实现精神蜕变,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精神的富矿
轻轻翻阅《抗日烽火中的清太徐》,就是打开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史。置身杜里坪村的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就是开启了红色之旅、走进了红色教育基地。
清太徐在发展地方党组织、输送武装力量、打击日寇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在筹集钱物、收集传送情报、护送革命同志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仅在册烈士就有900多名。
清太徐县抗日政府旧址
1998年和2021年,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先后被列入区级文保单位,被命名为太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第四批国防教育基地,晋源区委党校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
寻访教学沉甸甸的收获,对钩沉历史、丰富陈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主题党日活动、上好大思政课、发展红色旅游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办好县级党校作出了有益探索。2019年,程焕金撰写的《创新党性教育模式》被中央党校出版的有关文集收录。
总有一种力量穿越时空,总有一种感动直抵人心,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党史有丰富的营养剂,是最好的教科书。用好清太徐这座精神富矿,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奋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徐文胜 徐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