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品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品读 >> 文章详情
一位基层残联理事长的工作笔记⑰
善良就像春天里的一朵花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3-02-09      

7-3.jpg

  从事残疾人工作十多年来,我不仅走进了这个特殊群体,也结识一些天性善良的人。

  在为他们服务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为此,我经常提醒单位里的每一位同事,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尤其在接待来访的残疾人时,即使不能做到像对待亲人一样,但最起码要给他们一张笑脸,尽量不要让他们带着怨气离开。

  日久天长,当善良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其实最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我们系统一位年近四十的女同事,看上去像个比实际年龄小很多的小姑娘。她不仅越活越年轻,而且越来越漂亮。

  我问她保持年轻的秘诀时,她笑着回答:“我这么善良,老天舍不得让我变老变丑吧。”

  尽管是句玩笑话,却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美,或多或少都与她的善良有关吧。

  有一天早晨上班,我收拾好办公桌后来到水房,准备清洗水杯。这时,一位肢体残疾的大姐也来打水。

  “阿姨,这水不开啊。”我一扭头,发现这位女同事正提醒这个大姐。我再看水表,水温70度。

  大姐礼貌地点点头,一笑,说道:“谢谢你,小姑娘!”

  过后,女同事对我笑道:“呀!人家把我当小姑娘了。”

  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所谓的大善,而当良善成为工作生活中的习惯,也许才是人性中最纯美的善良。

  单位食堂,进了第一道门,里面还有一个帘子。天热了,棉布的又换成纱质的。

  老王是机关里的老同志,五十多岁了,看那副眼镜就知是位读书人。

  去食堂吃饭,发现他有一个习惯。走到门前,他总是向后看看,发现有人,不管多远,都要用手扶着帘子等人过去。遇到不接手直接进去的,他也不生气。

  想起另一件事。

  十多年前,和他去某地出差。

  中午,点菜时,十多人推来推去。其中一位吃货自告奋勇,点了一桌海鲜。

  我们吃得高兴,忽然发现老王一个人躲在一边安静地吃着白米饭。我才想到,老王不敢吃海鲜,而我们只顾着盘中的美味。

  过后,我和他聊起这事,他说,好不容易出来一次,看着大家吃得高兴,没好意思提别的要求,怕扫了大伙儿的兴。

  老王除了花白的头发,一点不显老,倒是满脸福相。

  一次,我办公室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大娘,要找我聊一件事。

  大娘年轻时收养了一位智障孩子,五十多年过去了,她为了这个孩子,选择了终身不嫁。

  她说,请你帮个忙。我问什么忙?她意思是等她百年之后,政府能否帮她看管这个四十多岁的“大孩子”。

  大娘已年过八旬,但那精神状态,根本不像是一位多年的癌症患者。

  说起自己的病,她很平静,仿佛讲的是和她八杆子打不着边的陌生人的故事。我心想,她之所以能从病痛中走过十几年,和她豁达的性格不无关系吧。

  这让我想起和她患同一种病的另一位中年夫妇。他们每次来单位找我,从不敲门,用脚踹。她来找我,是投拆我们给她前儿媳办理了假的残疾人证。她的目的是为争夺孙子的抚养权。官司打到法院,输了,还是不服,便来找我们的麻烦。我了解到,她前儿媳的办的证合规合法。

  “我得不到孩子,也不会让她好过。”这位妇女嘴里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她狰狞的面目,不断变换着难看的表情包。

  “人家抚养着你的亲孙子,你怎么能这么对待她!”我小声问道。

  “不让我们抚养,亲孙子也不如不认他。”丈夫高声说道。唉!才五十多岁的人,因为长时间的愤怒,脸己变形。我曾看过他们夫妻两人的出游照,其实她原本也很美的。

  去年冬天,我接待了一位三十多岁夫妇,来问询办理残疾人证的手续问题。他们生育一儿一女,因为儿子有点小毛病。他们顺便问跨省通办的事项。

  我很奇怪,便问道:“你们是本地人,为什么问外省的问题?”

  她们说对门住着一对年纪相仿的外省夫妇,也生有一个轻微智障男孩。

  噢,我明白了。我们闲聊中得知,他们对门这家女主人性格有点缺陷,不仅把寡妇婆婆和小姑子气走了,还经常把老公当孙子训,糟糕的是把邻居也当孙子训。

  他们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因把卖剩的菜拿家里时弄脏了楼道,被对门破口大骂。

  不久,发生了一件事。

  对门的儿子放学忘拿钥匙,进不了家,巧的是患了急病,他们两口子送到附近的门诊。

  后来,两家人相处挺好,有个事相互照应。这天,给自己的孩子办残疾人证,顺便帮他们问问。

  善良就像春天里的一朵花,美了自己,也香了别人。

  (杜松林

责任编辑: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