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一头花发,根根竖立;一双老腿,足履万仞;一支健笔,姿意纵横。这就是贾宣生,以一棵树的风景,演绎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生而为新闻,不倦不怠,不歇不止,知之,好知,乐知,几乎是一株不老的常青藤。郁郁葱葱,风采超然。我还没有出生,他已经在写。在我新闻启蒙的岁月里,充满了对他的好奇。二十几年前,有一天,我有幸和他坐在同一间办公室,他的眼力,他的活力,他的魅力,让我感受并感动着。在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之后,他依然在写。“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他的名字,他的故事在阳武河流域、滹沱河流域以及更广大的地区相互流传。比我所知道的更丰富、更有味道、更具象征性。我曾在一些乡村遇到断文识字的老人,他们听说我是贾宣生的同行,热情陡增,主动端出一碗水,递上一支烟,要和我聊聊老贾的事情。在他们眼里,老贾就是新闻行里的赵树理。在他们的耳闻里,老贾为民解忧、为民说话。甚至把原平的山水风物也写“耐看了”。
他牵手带出的草根记者,阵营可观,气场生动,俨然一个薪火相传的文化群落。南滩村的曹申义,一路走来,笔耕不辍、处处留心,皆成新闻,成为行业里的高产大户、新闻腕儿。子干村的华浩身残志坚,著书立说,成为美谈。在老贾新闻写作五十年座谈会上,曾出现过动人一幕。十几位受益弟子联袂捧出一块黑底鎏金巨匾,上书“原平新闻第一人”,令人眼热。
他的新闻,说老百姓的话,为老百姓说话。横跨两个世纪,见证了五十多年的沧桑变革,是一部关于乡村与城市的成长影像,那里有活生生的人和一个个刻印着痕迹的重大事件。吕日周主政原平时这样评价:笔耕笺纸胜黄牛,不畏清苦写春秋;原平“搭台”“你搬砖”,农民“唱戏”君鼓呼。以讲故事的方式、诗性的语、蚯蚓为泥土而歌的精神,忙在苦中、乐在忙中、情在文中、心在民中,写出了人生的精彩,也营造了人世的温暖。他当好“民”记者,再求“名”记者的情操,为后来者树起了标杆。
他始终在和自己竞赛,在进行一场没有终点的竞赛。无论是长跑还是短跑,无论是耐力还是爆发力,都表现出惊人状态。他不断在奔跑中调整呼吸,以白纸黑字印证着品格和信念。如果把共和国的历史分为两截,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他以微观的透视和表达,活化了草木的年轮、泥土的气息以及潮水涌动的朵朵涟漪。人民公社的工分簿、打谷场和改革开放时的“搭台唱戏”一样,清晰地流淌在人们的记忆里。这是一种忠诚,更是一种执著。这种绵密和细致,让时间也增加了一些亮度。
他所诠释的新闻精神,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人们会读到一个朴实的注脚。当下,从“三贴近”到“走转改”轰轰烈烈大行其道,而他已如此默默耕耘50年,这让我们汗颜。他的根一直在泥土里,一直在汲取着丰厚的养分,一直是春花秋实。他不是没有机会,只是不愿意攀高枝,山西日报要调他当记者,市县要给他个官做,他一口谢绝了。他拥有自己的语境,拥有一份难得的话语权,拥有那么多粉丝。他爱自己所爱,享受自己所爱,还能有什么比这更有价值的呢?直至现在,他依然像奶牛那样,天天挤出新鲜的奶浆;像蜜蜂那样,日日酿出甘甜的汁液。
新闻所给予他的还不止于此。上个世纪的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爱子的生命。在那些最痛苦的日子里,新闻与他相依为命。哪怕是在病室里,他依然蘸着泪水,写出一行行文字,用以慰藉自己,走出阴影,那简直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近似于涅槃的经历,让他接受了更多的能量。他的笔下,有了敬老院的笑声,为贫困大学生编织的绿荫,还有关于爱与善的一个个故事。我知道,在中国新闻界,为纪念两位了不起的人物,设立了“韬奋奖”和“长江奖”;我知道,有300万人从事着这一职业,活跃在国内外;我知道,百年之后的新闻,又在开始寻根,要回到原点,回归常识;我知道,最时髦的新闻写作,是寻找“熟悉的陌生感”,运用《论语》或古希腊哲学家那样的段落块状结构,莫言之后,讲故事的方式又开始流行。老贾不改初衷,一如既往,这样两脚泥,一身汗跑着、看着、想着、写着。他没有所谓最高奖杯,却有广泛为人认知的口碑。他的终身成就是一篇又一篇作品、一部又一部著作。他还像球王贝利一样坚信:最好的球在下一个。
新闻本属草本,却摇曳于殿堂,成为一束色彩艳丽的花。当然有些是属于没有生命的塑料花。其实,多数的草并不一定开花,质本天然,融入自然,生生不息,笼盖四野,是一种生态,即生存状态。人们喜欢绿色、营造绿色,不仅因为它是养眼的,更是养心的。
老贾的作品无须我来评说,有煌煌著述为证。老贾的故事无须我去讲述,有民间人脉为据。老贾的精神也无须我论证,困惑时,总有一抹光亮照彻心底。《走进新闻门坎儿》这本书,讲的全是他的心里话,是他五十多年新闻职业的结晶和心得。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有学识、见识、胆识。一口气读下去,相信你会找到一把入门的钥匙,多读几遍,你会成为一个好记者。像老贾那样做人,像老贾那样写作,你会拥有一种情怀、一种追求、一种快乐。
与老贾一脉之先贤贾谊,匡世济国,胸怀韬略,后世史家诗人喻与屈原比肩,有诗念之、尊之。翻改其一首而旧曲新唱,以为结。宣室求贤问草根,贾生才调更无伦,谁人夜半虚寝席,丹心汗青映苍生。(班彦钦)
(本文写于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