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品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品读 >> 文章详情
鼓韵乡情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3-10-13      

73.jpg

  家乡临汾是锣鼓之乡。

  国庆长假,我原本计划在外面多玩几天,因为村里发小家(从小长大的同龄朋友)办喜事,提前回来。刚到胡同口,朋友们就高兴地说,刚回来,回来得正好,马上要敲鼓了。

  我心中暗自有点纳闷儿,我们是锣鼓之乡,逢年过节、家有喜事、生意开张,常看锣鼓表演,有什么值得这么兴奋的。

  走进小院,锣鼓队员正在收拾家伙什儿。装束崭新,神情兴高采烈,人们在边上热闹地议论着。

  “咱这锣鼓队昨天刚在区里拿了第一。”

  “那是肯定的,老辈儿时就杠杠的,咱们要是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传统曲牌,咱们的那是真好,真带劲儿。”

  “咱这队伍昨天都没指挥,都拿了第一。要加上指挥,那更了不得了。”

  我仔细一问,才知道,区里这几天举行锣鼓传统曲牌大赛,我们村的代表队昨天刚刚拿回来一等奖。怪不得人人这么高兴。

  小院里阳光灿烂,各色月季花迎风怒放,天空蔚蓝一片。

  表演开始了,熟悉的锣鼓声,铿锵有力,欢快的节奏,舒畅淋漓。表演者认真卖力,仰着头,挥动手臂,全身都在随着节奏晃动,仿佛已融入一个个音符。阳光在他们脸上跳跃着,随着鼓声起伏。

  欣赏者陶醉其中,有的打着拍子,有的点着头,有的晃动着身体,有的时不时趴在别人耳朵边上说几句,那是真控制不住自己,不吐不快。拍照的,摄像的,就更不用说了,多得像开记者招待会。

  锣鼓声雄浑高亢,时急时缓,时高时低。舒缓时似闲庭信步;急促时,如万马奔腾。锣、铙、钹与鼓,配合默契,严丝合缝,针扎不透,水泼不进,滚滚声浪,好似大海里惊起阵阵波涛,直击苍穹。

  锣鼓声更加亢奋,一阵紧似一阵,使人顿然一惊,刚醒过神,戛然而止,静得能听见银针落地。

  全院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持续不停。

  这支队伍的队长,叫文儿哥,我走过去找他聊起来。

  “咱村的锣鼓究竟有多久的历史?”

  “秦汉时就有了。嘉庆年间就被称为’威风锣鼓’,当时的知府大人亲笔题写‘威风传世’,那时平阳府里闹元宵,人们追着争着看的,只有咱土门的锣鼓。”

  文儿哥擦了把汗,边喝水边说:“咱村的锣鼓以前还被叫做黑旋风。黑鼓黑槌黑衣服,敲起来就像旋风一样。有一年上山祈雨,别的村敲完了,老天爷没一点儿动静。轮到咱村的时候,刚敲完,你们猜怎么了?”

  文儿哥卖关子,停了一下,看着大伙儿,接着说:“刚敲完,立马狂风大作,大雨倾盆。”

  “神了,真神了。”人们纷纷感叹。

  “咱村的曲牌有多少啊?”“你们比赛敲的哪个?”大伙儿七嘴八舌地问,我都插不上嘴。

  “咱村曲牌多了,共有12首。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腰节》、《风搅雪》、《烈丝扭》这三个。”

  “《风搅雪》各地各村都有,风格互不相同。只有咱们的打法独树一帜。一开始感觉如泣如诉,情真意切,而后斗志昂扬,高亢激奋,好像在给人们讲述一个委婉动人,悲壮雄浑,与风雪顽强斗争的英雄的故事。

  非常感人。

  我们敲起来,越敲越带劲儿。听的人也会不由地产生情感共鸣。

  真是演者动情,听者入情,绝对是一场美妙的艺术享受。”

  文儿哥越讲越投入,都撇起来了。

  小时候只知道土门的锣鼓有名。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动听的故事,还有这么高的艺术水平。

  “这几年,镇里村里都很重视。”文儿哥接着说。

  “把曲牌都整理出来了,买了新服装,新家具(平声),敲的人也越来越多。”文儿哥晃了晃手里鲜亮的鼓槌,鼓槌上光点耀眼。

  “有个活动啊,比赛啊,一叫就到,队伍马上就能拉起来。大家喜欢这口儿,就是误了打工赚钱,也不误训练表演。这次比赛就是这样,大家前前后后,耽误了好些天。”

  “真是宁舍赚钱糊口,不舍敲锣打鼓。”我顺便总结了一句。

  大伙儿纷纷鼓掌:“对,对。宁舍赚钱糊口,不舍敲锣打鼓。”

  家乡的人们对锣鼓的喜爱,是深入到骨髓里的。即使生活有太多艰辛,也浇不灭,他们对锣鼓的热爱。

  这种深植在群众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难道不正是我们应该发扬光大的吗?

  文化自信应该首先在群众中找到根。

  群众喜欢的、热爱的,必须是我们加以引领的、创新的、发展的。

  “好了。不和你们聊了,马上还有一场演出,我们要走了。这几天都排满了。”文儿哥急急忙忙地说。

  “什么时候我们再好好聊聊?”我意犹未尽。

  “微信聊吧,最近都没档期了。”

  文儿哥学着大明星的腔调,笑着边说边走。

  我也笑了,两旁的乡亲们都笑了,小院里笑声一片,大红的喜字笑得要跳起来了。

杨 宏

责任编辑: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