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续西峰(1880—1926),辛亥革命先驱,民国期间华北革命巨子。
续西峰,名桐溪、九州,字西峰,号寒泉。1880年12月24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现属定襄县)。
续西峰从小聪慧,才华过人,但行为放荡不羁,从不拘泥于形式和规矩。他7岁入本村私塾读书,接受启蒙教育,16岁师从崞县宏道镇举人郭岚、郭逢炳读书。幼时,续西峰很少整天伏案读书,却有“一目数行”的天资和“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每到关键地方、深奥之处,反复阅读,直到吃透为止。其聪颖睿智,过人才气,深得郭岚老先生喜爱。
续西峰18岁那年,他赴代州参加岁考,中秀才,19岁入崞县县学读书,受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影响,对科举制度产生反感,思考“图存救亡”办法,21岁在县学和乡邻中宣传义和团运动,在村组织“社火队”,日夜操练,初显其组织才能。目睹义和团运动被镇压,续西峰对清政府完全失望,对“科举仕进,经世救国”产生质疑,立志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洪流,23岁入山西大学堂西斋学习。在此,他不看重学习成绩、分数多少,尤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对老师讲授的一般内容和出的题,总是应付场面,不予重视。他对关于国家大事、古今成败大事等内容兴致盎然,时而潜心研读,时而高谈阔论,反复论证,尽情发挥,尽管见识出众,谈吐动人,文章深奥,却不为老师所赏识,更不可能得到高分。清末翰林是崞县北社村(现属定襄县)人,辛亥革命前后山西君主立宪派的代表人物,到山西大学堂看了学生成绩榜,见续西峰名列最后,十分诧异,就让校长把续西峰的卷子拿来看。梁善济把续西峰的卷子稍加修改后,让校长老师审阅,并亲自作了讲解,校长和老师都感到无地自容,连连说:“不是续西峰才学差,是我们看不懂人家的文章。”在校期间,续西峰尤重社交,广结豪俊,密结同志,共谋反清,表现出杰出的组织才能,受到学生和同学拥戴,被推为领袖。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8月,山西又派一批学生赴日本留学,续西峰在送别学友时叮嘱道:“国且不国,诸君幸结同志归,一旦有事,纠集卒伍,我能任之。”同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续西峰当即函告东京友人,代为申请加入。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2月,同盟会山西分会会长荣福桐(太谷人)由东京回国,约集同盟会员谷思慎(神池人)、赵三成(五台槐荫村人)、王建基(五台东冶镇人)、康佩珩(五台五级村人)等,在五台东冶镇王建基家中开会,传达同盟会总部指示——“加紧革命运动,实行武装起义”,史称“东冶会议”。续西峰毅然辍学回到西社,一方面组织训练青壮年,一方面在宏道镇创办川路学堂,秘密进行联络活动,发展革命力量,组织社火队,习武练兵,准备武装起义。
川路学堂教师办公室(老照片)
回到家乡以后,续西峰首先在县立崞阳学堂赶走腐朽教师,以进步分子张淑琳(字毅庵,五台县五级村人)、续式甫(名模,崞县西社村人)等进入学堂,并于1906年在宏道镇创办了川路学堂(高级小学)。
本来,同川地区在清朝末年曾设有高级小学,地点在城头村。续西峰在考入山西大学堂之前,曾短期在此教书。续西峰回乡后,考虑宏道镇地处交通要道,人口稠密,加之该地封建意识严重,如果在这里设立起新式学堂,对封建思想是一大触动,有意将城头的高小迁往宏道镇,遭到北同川人的反对。于是,续西峰决定在宏道镇成立一座高小,定名为“崞县第二区川路高等小学堂”,简称“川路学堂”。人们便把城头的学校称为“北高小”,把宏道的学校称为“南高小”。
续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