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品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品读 >> 文章详情
初心如磐践使命 不负韶华展作为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3-11-17      阅读数:683 次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到临汾市尧都区吴村镇邰村工作近两年。从初来乍到的手足无措到得心应手的从容淡定,从“纸上得来终觉浅”到“绝知此事要躬行”,从青春肆意飞扬到沉入乡村基层,在农村这个大熔炉炼就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独家本领,在日夜工作中同村民增进了感情,与同事培养了默契,适应了农村工作,融入了农村生活,我将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为民服务”的赶考路上留下最美奋斗身影。

1.png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农村没有城市的热闹繁华,确有展露拳脚的广阔天地,从小在农村成长的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饱含这份深情,我有幸乘上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时代快车,怀揣着“乡村振兴”的伟大梦想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这片深爱的土地,依稀记得初到邰村,作为外地人的我,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难懂的方言,我有些仿徨,入村后看到书记和村干部在只言片语间解决问题,在谈笑之间化解矛盾,佩服之余不免内心紧张,即便已经觉得自己非常熟悉农村环境,在面对村民政策咨询时候的一次次“红脸”“出汗”让我惶恐忐忑。为了早日适应工作,跟着村干部从基础工作开始做起,布置党日活动会场,村委值班接待来访群众,调解村民纠纷,入户动员居民医保参保,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才逐渐学到农村工作的工作方法,要从实际出发,向实效努力,从群众屋檐下到同坐板凳上,从田间地头到灶前炕头,从泥地阡陌上的“泥土味”到群众产业的“飘香味”。在一件一件小事中“磨”,在一次一次跟班中“学”,我渐渐的成长为农村工作的“多面手”。

2.png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农村事务繁琐复杂,忙起来“5+2”、“白加黑”是家常便饭,疫情已经过去,但是记忆恍惚犹在昨日,去年11月24日夜晚,全员进入临战状态,凌晨1点接到通知后我立即起床、迅速到村,帮忙搭建帐篷、描绘间隔线、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帮助老人调取健康码,寒风中我与村干部紧张有序的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此外,春备耕、夏防汛、秋看收、冬防火已经是农村工作的常态。阳春三月,了解群众春耕备耕物质储备情况,及时宣传保墒防旱知识;夏雨纷纷,满脚泥泞到渠前河道,排查洪涝隐患情况,及时疏散隐患点群众;金秋十月,掌握群众粮食收售情况,做好农用车安全驾驶知识宣传;冬风凛冽,到田间地头查看秸秆离田情况,做好野外用火劝导和宣传工作。在开展工作中我明白了“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炼”的重要性。在服务大家中我感悟到“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真谛。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面对基层繁杂的工作和艰苦的环境,有时候夜深人静依旧辗转反侧,我一度在怀疑自己天天的疲惫劳累是否值得,思考自己辛勤工作是为了什么。我再一次陷入迷茫,但是想起仅仅是帮助老年人进行电子医保缴费,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能让他们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想起自己的报考初衷,我又找到了答案。“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跟你就有多亲。”带着这样的信念,我经常走街串巷、入户走访、唠嗑家常、体味因挫折磨难处处碰壁的“酸”,感受因家庭幸福儿孙满堂的“甜”,细品因身体残疾生活困难的“苦”,领会因一步做错处处后悔的“辣”。了解村情民情,坚持当农家人、知农家事、解农家难、融农家情,用心用情认真撰写民情日记,及时梳理群众意见建议,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也逐渐从“外地娃”“年轻娃”变成“这是咱们的小领导,是个好娃娃”。一年来我走遍了邰村的山水田野,加工作坊和农耕一线,在频繁的接触与沟通中真正融入农村,在朝夕相处和贴心服务中真正贴近群众,我与村民汗洒在一起、事干在一起、情融在一起。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生逢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擘画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每一份付出都将怀抱收获,每一种奋斗都会被村民铭记,我将用火热的青春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工作中敢挑“重担子”、敢接“烫山芋”、敢啃“硬骨头”,勇担当、善作为,将自己清澈的爱扎根沃土、绽放青春;筑梦基层、一路生花。王亚峰

(作者系临汾市尧都区吴村镇邰村村委主任助理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