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品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品读 >> 文章详情
《千里江山图》历经千年绚丽如初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3-12-01      阅读数:683 次

72.jpg

  横1191.5厘米,纵51.5厘米;近100年来,仅有4次公开展出;国宝级的宫廷绘画文物,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些份量不轻的数字沿着现存记载的脉络,意外地落到历史角落里仅有寥寥数笔的希孟身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惊艳亮相,因它改编的诗歌舞台剧巡演全国,一副山水画历经千年而绚丽如初。攥住一丝青绿,同画中人一起徜徉其中,希望透过层层叠叠的颜料,剥开一抹蓝背后不褪色的原因。

912f870775e1.jpg

千里江山图

  卷轴里群山涌动,山腰处偶有游人穿梭于羊肠小道,山顶亦有道路可达;巅崖峻壁间,水流飞泻而下,如练千尺;山脚下,淙淙流水突遇石隔开,片浪如滚。如鱼鳞般波动的水纹,隐居在竹林深处的草庐,横跨两江的长桥,撑着竹篙撒网的渔夫,山峦深处似有非无的寺院。可行、可游、可望、可居,一幅画好似一面现代实景远观图,浦光题跋中写道,“其功夫巧密处,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谓一回拈出一回新。”

  这幅《千里江山图》长约12米,为绢本设色画,古人观看卷轴画,一次展开约为一尺,如同浏览园林,一步一景一回新也因此而来。它只此一卷,谈及作者,是连姓氏都无从考究的北宋少年天才希孟。关于希孟的记载,均始于画上题跋。宋代立翰林图画局,因五代时叫翰林图画院,故称“画院”,希孟曾经在画院为徒,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图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根据蔡京所记,希孟是得宋徽宗赏识,并手把手带出来的学生。不足18岁的少年历时半年,便将万里江山挥毫于咫尺之间。

  希孟姓“王”,是在清宋荦的《论画绝句》中寻到的,诗说:“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附注云:“希孟天姿高妙,得徽宗密传,经年作设色山水一卷进御,未几死,年二十余,其遗迹只此耳。”宋荦和希孟间,有几百年的历史变迁,“王”姓真假已无从考究,但18岁的希孟自《千里江山图》后便销声匿迹,仿佛只因这一副青绿山水而来。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墨稿起色,赭色勾皴,头绿罩染山身,青色点染山头。层层薄施的色彩均是万里挑一的矿物质颜料,仅是青绿山水中的“青”便得以窥见皇家威严。青色来自青金石,古人常把青金石称作暗蓝星彩石,它由蓝方石、方钠石,方解石等多种矿物组成的一种矿物结合体。如果含黄铁矿石较多,金色的“星光点点”就好似浩瀚星河。《石雅》写道,“青金石色相如天,或复金屑散乱,光辉灿烂,若众星丽于天也。”天为上,普通臣民是无法获得青金石的。

  它形成于我们脚下一种被称为碳酸盐岩的地层之中,当炙热的岩浆向上涌出,二氧化硅与碳酸盐岩发生激烈的碰撞,二者互相渗透和融合,变成了一种新的变质岩。青金石之所以珍贵,不仅由于发现的产地少,还取决于其提炼的难度大,想要拥有最纯粹的青,只能由人工一点点分离出杂质。天然青金石制作的群青价格高出黄金数倍,它曾是世界名画中的昂贵颜料,画家维米尔据说因痴迷群青而破产。物有无限好,蓝青又出青。古人极少提及蓝,因为蓝便是青。

  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面,故水得山而媚。山光水色里,孔雀石制成的石绿将《千里江山图》渲染,于是山与水开始变得具象,绿被衬得晃动而耀眼。主要成份为碱式碳酸铜的孔雀石,因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得名。《本草纲目》里关于孔雀石绿记载,“石绿,生山之阴穴中,阴石也,亦生铜坑中,乃铜之祖气也,铜得紫阳之气而生绿,绿久则成石,谓之‘石绿’”。

  宋徽宗赵佶自称“道君皇帝”,相信水清是祥瑞之兆,希孟则用大面积石绿铺成开来的碧波万顷,描绘着水清,也寓意着太平。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江山似乎没有如希孟所绘般永固,但展卷满眼的青绿千年后依旧如新。

  将《千里江山图》拿近,瞧细些,身着白衣悠然自得的人,与这山间青绿对比鲜明而又遥相呼应。《淮南子·原道训》中提到“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一切色彩皆起于白。不同于白垩、铅粉这类传统的白色颜料,《千里江山图》点缀其中的“白”,来自天家专贡的砗磲。它被视为“最纯洁的白”,不变色兼有壳类的光彩。“古人率用蛤粉,法以蛤蚌煆过,研细,水飞用之。”砗磲的主要材料为碳酸钙和壳角蛋白,坚似磐石又韧如蒲草,让后来人不住感慨,留存笔尖处稍纵即逝的“一点白”原是昼夜不停,全凭人力的细细研磨。

李佳琪

责任编辑: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