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品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品读 >> 文章详情
大同七中 ⑤
新时代的教育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3-12-08      阅读数:683 次

73.jpg

  2014年,徐心一同志提任大同七中校长,李新燕同志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

  徐心一和李新燕在任期间,提出了“文化立校、思想领校、团队聚校、科研兴校、质量稳校、网络强校、特色靓校”的办学思路。积极做好规范办学、坚持创新、铸造品牌三件事。

  大力加强教学研究实践,积极推进“三备两磨”集体备课模式。创新组织开展“三评课”示范课及研讨活动。在“一体三式”基本理念指导下,倡导和践行“基本式加变式”的教学模式。

  2015年,全面开启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大课件、学案、试题等资源的建设力度,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资源共享的平台。

  2016年,以开展“两学一做等活动为契机,在学校干部中开展了“双学双比,双调双进”大型调查研究活动,“双学”即学党章、学系列讲话,“双比”即比成绩、比奉献,“双调”即调研教情、调研学情,“双进”即进班组、进班级。

  2017年9月,张蓓同志由大同十二中调任大同七中校长,徐心一调任大同十二中校长,李新燕继续担任党支部书记,2021年改任党总支书记。

  张蓓和李新燕任职期间,形成了“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目的,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质量提升为中心”的治校方略;提出了“政治强校、管理强校、文化强校、教学强校、科技强校”的兴校思路,完善、提炼、形成了“党政同心、上下一心、循序渐进、科学施教、踏实肯干、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新时代七中精神。

  2018年,学校提出加强常态课的要求,大力开展“以生为本——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强力做好联盟校帮扶双赢活动。根据教育局对联盟校的整体部署要求,先后和新荣区青泽中学和阳高五中,建立校际联盟,从校园文化、教学管理、教学交流、中考研讨展开全方位合作。

  2019年,在干部中创新提出开展“五比五做”活动。比学习,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比担当,做争先创优的领头人;比创新,做教育教学的引领人;比奉献,做服务师生的贴心人;比责任,做学校安全的守护人。在党员中提出开展“担当作为、争当标兵”的争先活动。在教师队伍中提出了开展争当“四有”好教师的创优活动。

  首次提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加强校园礼仪文化建设;以健全人格提升素质为导向,加强抗挫锻炼。

  2020年,发起学区制共同体教研活动,作为牵头校,积极组织开展系列教研活动,依托科研支撑,抓好教师专业发展“四个一”工程。

  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盛典,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金牌思政课的赛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深读党史,学思践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培植师生家国情怀。

  学校被评为“2020年度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示范支部”,2021年“山西省先进基层党支部”,荣获大同市“文明校园”光荣称号。

  2022年,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开展丰富的托管服务。在教研组长的带动下,各年级学科共组织了16次学科趣味活动,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022年组织第一届“追梦新时代,青春舞未来”啦啦操比赛并参与全国啦啦操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大同七中选送的啦啦操《舞动青春》顺利晋级全国总展示,获得参加全国总展示资格。

  2022年10月16日,组织师生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上交作品达300余件,最终评选出一、二、三、优秀奖若干。

  2023年,大同七中作为试点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模式。张蓓改任大同七中党总支部书记,王辉被任命为大同七中校长。

  健全完善职称评聘和岗位晋升制度。根据学校发展新情况,进一步完善修订《大同七中教师职称评聘方案》《大同七中岗位晋升方案》。充分发挥制度的正向引导作用,激发了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探索推行班主任和课任老师竞聘上岗机制。坚持择优竞聘,双向选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竞岗原则,最大限度使得人尽其才,人尽其力。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对于违反师德师风的个别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相关部门通过提醒、帮助、诫勉谈话后,效果仍然不佳的,经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取消聘任,或调整岗位,若该教师能够继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经学校考核合格后再进行聘任。

  今年是大同七中建校50周年,该校结合教师节、国庆节,积极筹划组织好学校50周年校庆活动,以简洁热烈的方式,突现学校的辉煌历史和时代风貌,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有可期。大同七中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见证着一所学校从初建到辉煌的艰辛与成果,饱含着历任领导及全体教师的智慧和汗水,也孕育出大同市教育事业的蓬勃力量与新的希望。张庆辉

  (本系列至此结束)

责任编辑: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