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我有幸成为大阳煤矿的一员,从随处可见的安全标语,到培训时学习的各项安全规程,再到每天观看《黑色三分钟 生死一瞬间》警示教育片……如果说来到大阳煤矿之后,见过、听过最频繁的关键词是什么,那一定是“安全”二字。要想实现“健康工作几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唯有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身体健康、情绪稳定、可以上岗”的承诺,才能让安全意识为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
八月下旬,我来到洗煤厂实习,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学习后,被分配到筛分车间,成为了一名手选工。看着手中刚刚领到的崭新锃亮的安全帽,我不禁想起,在大阳煤矿新员工集中培训学习的总结大会上,展示桌上静静躺着的那顶破损的安全帽,它的外壳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与撞击的伤痕。当时,党委书记王国强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这顶看似平凡无奇的安全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一位工人抵挡了突如其来的危险,守护了他的生命安全。
从那时起,我的心底便深深种下了一颗名为“安全第一”的种子。每次上岗前,我都会在厂房门口认真调整面罩、安全帽的配戴位置,因为我知道,没有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的工人,就像战场上没有武器和铠甲的战士,哪怕身体再强壮,也难免会增加受伤的概率。在劳动生产中,正确配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是预防事故发生、确保个人安全不可或缺的生命防线。
在筛分车间学习辨别矸石期间,我也在仔细观察、学习师傅们处理矸石时的动作和要领。他们个个都“身怀绝技”,有的如同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动作大开大合,目光所及之处,大小矸石悉数“落袋”;有的如同太极大师,气定神闲,只是轻轻一推,仿佛四两拨千斤,那偌大又笨重的矸石,就像棉花般轻轻滚落皮带。
师傅们的轻松自如给了我信心,我对准眼前的矸石,用力一击……然而那矸石竟纹丝不动,而我因为发力蹬地,全身重心前移,整个人都险些栽到皮带上。身后的带班长急忙警告提醒:“看看你旁边墙上的四个字,‘安全操作’,知道吗?遇上推不动的矸石就别逞能,大家都能帮忙处理。”
带班长的话让我瞬间清醒,作为一名实习员工,我缺乏长期手选矸石的工作经验,还不具备独自处理大型矸石的能力,而当我全神贯注于处理矸石的时候,动作幅度过大,也难免会产生安全隐患。
每一次有惊无险都是对生命的馈赠。经过这次事件,我深刻意识到,在岗位上一定要量力而行,牢记安全第一,遇到情况多观察,多向经验丰富的师傅们请教或寻求帮助,切忌盲目逞能,擅自行动。
经过带班长和各位师傅们几天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我逐渐学会了发力的技巧,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处理一些大型矸石。带班长见状,便安排我加入了生产轮换队列中,与其他工人一起轮流执行大型矸石处理任务。
但我还是太天真了。有次在生产过程中,皮带口突然涌出比平时量要多很多的煤块。前排同事的操作频率变得越来越快,动作显然不像先前那样轻松自如,我不禁为自己捏把汗。这如同泄洪般源源不断的出货量,我真的能做好排头工作吗?
来不及多想,接过前一班同事手中的工具,我开始专注于眼前的工作。一块,两块,三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浸湿了衣服,可视线内的矸石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涌越多。
就在我深感无助时,手中的工具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握住,我扭头一看,巡检的带班长正一脸无奈地看着我,他摆摆手示意我去休息,便转头拿起工具,继续做着我未完成的工作。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百感交集。既有感动,也有歉疚和不甘。力量不足,经验不足,这些都是我的短板。要想做好矸石手选工的工作,需要大量的重复和反思总结。要学会取舍,提前在脑海中构思好处理矸石的顺序,把有限的体力集中用在处理较大的矸石上,才能实现可持续劳作。
在《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中,总书记寄语学生们:“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在洗煤厂半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对这句话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唯有将培训所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中,才能真正将安全意识“践于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用安全意识武装头脑,始终用实际行动贯彻安全生产理念,遵守安全规程,严以律己,杜绝“三违”,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大阳煤矿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徐铭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