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社会实践是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现实生活的桥梁,是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我们可以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锻炼自我,逐步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际能力的转化。
大同市雕塑博物馆位于大同市北城墙瓮城内,建于2012年,建成于2013年1月12日,是一座“镶嵌”于城墙内的博物馆,中国唯一一家雕塑专题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我馆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6万平方米,展线长达2100米,展出作品535组件,其中包括东厅陈列的近百年来雕塑名家作品以及二层所展出的一年一度“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的精品作品。
从公元398年开始,大同作为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雕塑艺术高峰,为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享誉世界的雕塑之都,成为大同鲜明的文化特征。大同市雕塑博物馆以“学术性、历史性、经典性、代表性”为主旨,以辛亥革命为开端的现代雕塑史为脉络,以代表人物、经典创作、重大事件、历史节点的雕塑艺术作品为主轴,全面、系统、深刻地展示一百年来中国雕塑艺术波澜壮阔的杰出成就,是一部将造型艺术与学术研究完美结合、审美情趣与详实史料精彩组合的宏大的立体雕塑美术史。旨在开展古今中外雕塑艺术品收藏、展览陈列、艺术研究公众教育、艺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的公益性事业。整个博物馆将以展览、收藏、研究和公共美术教育为目的,走国际性与地域性、专业性与业余性、学术性与民间性相结合的路子,通过举办各类雕塑艺术展示和创作活动,吸引国内外高品质的艺术人才和学术团队聚集大同,吸引更多具有影响力的艺术交流活动落户大同,促进和带动大同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大同建设‘文化之城、艺术之都、朝圣之地’提供了更新更好的基础,必将引领大同文化事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社会实践不仅仅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更是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有效途径。在这段实践历程中,我逐步认识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关键,也是我们成长的必要环节。
在学校里,学生学到的多是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为我们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然而,如果这些理论知识停留在书本上,没有与现实结合,就很难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掌握。
社会实践是我们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掌握社会的实际情况。这些经历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加深了我们对社会的理解。
通过这次实践,相信学生可以认识到,实践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延伸,更是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从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实践还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范丽霞 王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