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品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品读 >> 文章详情
江南三章① 画里瘦西湖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5-02-13      阅读数:683
《文明山西》周刊

7.jpg

  上苍是最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魔幻大师,扬州的瘦西湖就是上苍撒落在华夏版图上的一幅翠得让人眼亮、美得叫人心动的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这幅国画历史悠久,它是明清时期富甲一方的盐业巨子们用重金建造起来的,如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的主景是清代康乾时期就已形成的“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上园林群,画上的园林群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流来绕去,绕出了一串以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石壁流淙、锦泉花屿以及二十四桥、万花园、扬派盆景博物馆等名园胜迹。造化在创制这帧巨幅山水画时,既笔墨有致地写尽了水的朦胧与清新、微波与碧涛、明快与缠绵,也回环跌宕地绘出了山的古朴与奇雄、亮丽与迷蒙、雍容与绮丽。

  这幅国画的第一元素是“绿”。

  一年四季的瘦西湖,春去秋来,瘦西湖都堪称是“绿”的王国。绿是瘦西湖给人的第一视觉感受,踏入瘦西湖的大门,顺着那条长长的绿色走道,一路走来,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整个瘦西湖整年都披着一件绿色翠衫,放眼望去,岸上的绿,倒映在水中,交相辉映,就像仙女的绿衫跌入水中,带着几分懒散,又带着几分娇媚。

  五亭桥上的柳树,随着微风缓缓飘荡,好似绿雾般柔媚动人,掩映在水里,又随着水纹一圈一圈呈波浪状向远处散去,忽然间使得那静静的绿色变得灵动起来,坐在船上的游人纷纷为这大自然的美妙赞叹不已,殊不知这看风景的人也早已被浮动的绿色卷入了风景里,浑然天成。

  这些静止的绿、浮动的绿,堆青叠翠,在微风中,闪动着绿色涟漪……墨绿、黛绿、深绿、碧绿、石绿、葱绿、油绿、豆绿、水绿、嫩绿,人世间的绿有许多种,都能在瘦西湖里觅到它们的踪影。

  瘦西湖随处都可以看见供游人休息的长凳,长凳周围长满了绿草,依偎着凳腿羞羞怯怯地生长,不知不觉棕色的长凳也被这翠绿的颜色所缠绕。游人坐在长凳上小憩,或许就会沉醉于绿色的梦里。

  这幅国画的第二元素是“花”。

  瘦西湖给人的另一个感受就是“花”的仙境。瘦西湖里有专门的观花走廊,走入那长长的花世界,由于我对花卉没有系统的知识,面对这些五彩缤纷的花,有些能叫出名字,有些则叫不出。不过这并不影响我的视觉感受,只要用心去赏花,与花同呼吸,就能进入到花的内心世界。

  在这些花卉中,我认识郁金香,这些各色的郁金香,整整齐齐,开得分外夺目。含苞的蓓蕾在阳光的爱抚下轻轻歌唱,你听,它在唱着春天的赞歌,怪不得游人纷纷驻足,他们应该也听见了这美妙动人的花语。

  瘦西湖除了花,还种植着大量的树,尤其是桃树。桃树是一种花树,每到烟花三月,就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白的、粉的铺满了整个园子,掉落在地上的花瓣则铺满了地面。行走于此,仿佛走在了花海里,此时的游人也仿若百花仙子般从远处款款而来。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粉红杜鹃、映山红、樱桃花、蔷薇花、琼花,也都在兴奋地绽放着。丛丛簇簇的花朵,芳香弥漫,连空气和阳光都被熏染得如醇醪似的馥郁。山茶、石榴、杜鹃、碧桃等妩媚的花树,这种树与花的清秀婉丽使得游人舒卷飘逸,万般的诗情画意尽现其中。

  这幅国画的第三元素是灵动的精灵。

  瘦西湖还是精灵们的乐土。瘦西湖以它独有的灵犀,链接着那呼啸的、奔驶的、攀援的、飞翔的、畅游的、爬行的……万千生灵的生命节奏;也以它固有而神奇的灵性,链接着那高大的、矮小的、古老的、稚嫩的、开花的、结果的……林林总总的植物们的生命规律。你看看水里,一对对鸳鸯,一群群白鹅,嬉戏着,拍打着,好似彩球翻滚,又好似精灵飞舞。就是这些漂亮的小东西,让瘦西湖的“花”也开到了水里。你再看看那些飞舞的燕子,常年同栖在一个长达5公里的瘦湖上,或亮开狭长的翅膀盘旋奋飞,或收起分叉的尾巴贴身树丛,望着这飞燕闹湖的奇妙场景,人们也当会发问:是何种缘由,竟让这条湖有如此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引来这莺歌燕舞的大美之景呢?

  瘦西湖有景道不得,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浩叹!

  张天柱

责任编辑: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