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冯玉堂1960年4月出生,是临汾市蒲县红道养老院院长。在2008年养老院开办之初,他就许下诺言:“要让无依无靠的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14年来,他心怀大爱、再难不说难,像珍爱生命般信守承诺,向每一位孤寡老人敞开大门,把老人当作亲人,悉心照料每一位来院的老人,让养老院成为老人们温暖的家园,被誉为重信守诺的“信义院长”。
2021年11月5日,冯玉堂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类型提名奖。载誉归来,他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与决心。”表示要把养老院办得越来越好,力争在全国作出榜样。
无依无靠老人 安度幸福晚年
身体力行,再难不说难。从养老院开门的第一天起,冯玉堂的养老院收留的老人大都是五保户。入住的老人一人一个性格,各有特点,还有一些患有智力障碍和老年痴呆的老人,很难进行正常沟通,对自己的行为也缺乏管束能力,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难免发生冲突,但冯玉堂对他们却始终不嫌不弃,守着一颗“尽孝”的初心,一一收留。
2009年,冯玉堂收留了一位名叫夏章成的老人。当时,老人身体很虚弱,身体消瘦路都走不稳,还患有癫痫病。由于院里经费紧张请不起护工,他就日夜守在老人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生怕老人的身体出现异常。老人日常吃饭喝水,他都一勺一勺地喂,出门散步时刻不离左右地搀扶着,晚上睡觉前,还要陪老人说说话解解闷。老人睡着后,他把艾草点着,以驱赶蚊子。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病情渐渐好转,癫痫也由原来经常性频发逐渐减少为两三个月发作一次。
冯玉堂还收留了一个叫马哑子的五保户。这位老人口齿不清,说话时咿咿呀呀、手舞足蹈,伴随着严重的哮喘病。为了能与他更好地沟通,冯玉堂通过书籍和电视,对着镜子自学手语,最终可以与他顺利交流。老人的病一发作,他就赶忙拿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往老人嘴里吹,每次送药的剂量都恰到好处,很快就能让老人缓解病痛。
让每一位老人 都能老有所养
守诺践诺,再苦不言苦。14年里,红道养老院先后接收来自全县8个乡镇的“五保户”120多人次,年龄最大的93岁,为20多位老人进行临终关怀。每送走一位老人,冯玉堂都会亲自选好坟地,操办衣装寿器,让老人走得风风光光。
在伺候老人方面,身边的人无不佩服他的耐心与细心。2017年,冯玉堂收留了一位名叫张软仙的智障老人,无法自主如厕,冯玉堂总是细心地擦洗、换衣。还有一位叫史艳龙的智障患者,其家人允诺“乱跑乱走丢失,不由养老院负责”。事情发生后,冯玉堂一连13天骑着摩托上古县、穿刁口、下黑龙关、过克城,跑遍了九个乡镇的沟沟壑壑。直至身心的疲惫击倒了他,在家人的劝说下,病床上的冯玉堂才停止寻找。至今,他总忘不了打听有关消息。
年复一年,养老院的老人们来来往往,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冯玉堂的悉心照料,有的身体逐渐好转,有的安度晚年。可他自己却为孝老事业,双腿留下了病根,走路一瘸一拐。一条腿是在屋后给老人们摘苹果时,不慎从树上掉了下来,导致粉碎性骨折,再没有痊愈。另一条腿是有一年的重阳节,他张罗着给老人们买蛋糕,不小心让一件重物砸到脚面上,结果砸成重伤,落下残疾。
冯玉堂的心里装满了100多位老人的面容、话语,他熟知每位老人的习性、爱好,他忘不了每一位老人的生日、嘱托。对于老人们来说,他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让养老院成为 温暖舒适的家
负重前行,出钱又出力。老人们在红道养老院都得到悉心的照料,可冯玉堂自己却常常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亲朋好友劝他多为自己打算。他却说:“党和政府那么信任我,老人们那么信任我,我不能只图一已私利。”
为了将每一位老人都照顾周到,他还自己摸索经验,总结了一套方法,也下足了绣花功夫。一般情况下,每一位老人刚入驻时,冯玉堂先要给他们做体检。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量身定做,因人而异提供服务。在住宿上,身体较好的和身体较差的搭配,以便互相照应;在饮食上,根据口味的不同编成小组,各取所好。
为了给老人提供充足的营养,冯玉堂在养老院附近承包了4亩地,种了土豆、西红柿、南瓜、苹果、梨、桃等各种蔬菜水果,还散养了土鸡,保证了鸡蛋的供应。吃着纯天然绿色食品,很多老人身体逐渐强健起来,也告别了刚来时三天两头小病不断的日子。
为了不让老人们受冻,冯玉堂变卖了自己搞基建时留下的搅拌机、龙门架等建筑设备,给养老院添置了锅炉,开通了暖气。多年来,他养成个习惯,那就是每天必看天气预报,明天天气怎样?是该减衣还是添衣?这些他总会提前提醒大家。
2010年,冯玉堂被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至今,村委、企业和五保户亲属赠给养老院的锦旗和牌匾挂了满满一间屋子,熠熠生辉。
诚信是金。冯玉堂十几年如一日做好事、善事,拿出家底、募集资金,践行承诺、诚信付出,经受了实践与时间的检验,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来之不易,着实令人敬佩。从他脸上欣慰的笑容中,我们看到的是奉献后的幸福、付出后的富足。
(秦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