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文章详情
张昌勤家庭,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点亮“志愿红” 传承好家风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2-06-24      

  发展志愿者1277名,组织、参与志愿活动2912场次,受益人群超过82万人,服务时长23253小时……一连串的数字,标注着张昌勤夫妇执子之手、公益携行的艰辛历程。在他们的感染带动下,父亲和儿子也成为志愿红者,一家三代奔走在公益服务的路上。

家庭(1)_proc.jpg

张昌勤一家三口做好“爱心早餐”后合影

  2018年,张昌勤筹划实施的“爱心早餐”项目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今年5月,张昌勤家庭获得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称号。

父母都是热心肠

  张昌勤出生于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张万记是一名拥有59年党龄的老党员,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在他的记忆中,父亲经常翻看自己收藏的毛泽东纪念章,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联播,还经常给子女们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将爱党爱国的初心根植在子孙后代的心中。

  父亲退休后,在村党支部担任小组长,因有一手好厨艺,全村的红白事他每次都免费帮忙。他还经常用自家的三轮电动车帮助老年人拉粮磨面,忙得不亦乐乎。

  村里成立志愿服务队,张万记第一个报名。作为一名老党员,疫情发生以来,77岁的张万记带头坚守在防疫执勤点,查验“三码”、提醒戴口罩、宣传防疫知识……

  母亲李巧绒是个重情义、守信用、热心肠的人,只要听说谁家恓惶,就不免要出手相助。20世纪80年代,一个亲戚想做生意改变家境,提出借钱,李巧绒二话不说,给他凑了2000元,没想到这个亲戚却拿着钱跑路了。李巧绒没有推脱责任,主动揽下了这笔账。辛辛苦苦干了几年,才把这笔账还完,邻居家有难向李巧绒张口,她又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

  张昌勤的手机上至今保存着一张张陈年的借条,足足有50余万元,这是母亲借给父亲一名同事的款,因念其家庭困难情况,未再催还。

夫妇携行公益路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很多人向往的爱情。张昌勤夫妇的特殊在于,谱写了另一种琴瑟和鸣的相爱故事——十年公益路志同道合、扶持携行。

  “没有妻子做我的坚强后盾,我就没有这么多时间做公益,她是我人生的贵人。”提起妻子李玉平,张昌勤动情地说。2012年,张昌勤开始把精力投在志愿服务上,妻子就照顾门店、照看孩子,解除他的后顾之忧。2014年9月,张昌勤带头成立市第一时间爱心公益志愿者联合会时,资金短缺,垫钱出资是家常便饭,但妻子始终毫无怨言,并且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冲在防控一线;汾河运城段遭遇洪水灾害,他连夜运送物资、她操劳筹措资金。

  你若一心为公,我必形影不离。这句话是张昌勤夫妇的真实写照。

  2016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张昌勤看到环卫工人吃着凉馒头、喝着凉水的情景,顿时产生了为环卫工免费送早餐的想法。连续500多天,张昌勤夫妇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带领大家做早餐。“爱心早餐”项目运行后,遇到刮风雨雪天无志愿者报名时,张昌勤夫妇和团队的另一对夫妇就是“兜底”的人,不但让环卫工人吃上了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

  今年5月,张昌勤创新实施“阳光成长”项目,为协会长期关注的20余名事实孤儿,打造了集住宿、学习、活动、心理辅导等功能于一体的“阳光之家”。每到周末,张昌勤夫妇与少年们同吃同住,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讲道理、教劳动、引正途。

  关爱环卫工人、扶贫助残、救助儿童、情暖夕阳、抢险救灾……张昌勤夫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家国情怀。

服侍老母尽孝道

  张昌勤夫妇在为民服务的同时,坚持传承孝老爱亲的优良家风。

  平时父母住在解州镇,他们夫妻一有时间就回家探望,嘘寒问暖,将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

  2019年,张昌勤在做公益的路上,接到了母亲脑溢血住院的消息。他急忙赶到医院,与姐姐和哥哥一起守候在病房外。母亲被推出重症监护室后,半身瘫痪,无法动弹。

  那段时间,每天病房里围满儿孙,他们争相照料。考虑到哥哥和姐姐住在解州镇,距离远,那一个多月,张昌勤夫妇承担起照顾母亲的主要责任。张昌勤细心地喂饭端水,李玉平则往返送一日三餐,一起悉心照料、热情开导,让母亲重拾信心。

  做康复训练时,张昌勤时刻激励母亲:“这苦谁都替不了你,只有你坚强,才能重新站起来。”锻炼时,张昌勤强忍心中的不舍,即使看到母亲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也严苛地陪着她练到使尽全身力气。咬牙坚持一个月后,母亲的变化令人大吃一惊,她是自己走着出院的。

  “亲朋好友谁都没想到,我妈还能重新行走。”张昌勤自豪地说。在他和妻子的言传身教下,他们唯一的儿子也成熟懂事,自高中起,每到寒暑假也穿上“红马甲”,一家三口一起忙碌在公益路上。

  “人这一生要有追求,更要实现人生价值。传递爱心,让我们也从中获得了持续的快乐,家庭和睦、儿子孝顺,人生得以升华。”李玉平说。

  冯杨婕

责任编辑:梁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