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他爱琢磨、敢创新,对电路元件做到了“一摸准”,对主要参数和技术性能指标做到了“一口清”,对查找和排除故障做到了“一手灵”,练就了“三个一”绝技。在煤矿安全监测领域实现新突破,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他就是“三晋工匠”马黎明。
马黎明获得“三晋工匠”荣誉
巴掌大小的甲烷传感器、两块电路板、数百个电子元件,任何一个元件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设备发生故障,影响矿井安全生产。4月20日,记者见到马黎明,他是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镇城底矿的一名安全仪器监测工,他曾先后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三晋技术能手等奖项。
进行电子元件安全监测
实现瓦斯监控零中断、零误报是马黎明的工作目标。他主要负责监视井下各类有害气体的变化情况,安装、调试安全监测系统和设备,对安全仪器进行维护和检修。
今年“山西焦煤杯”安全仪器监测工赛项的竞赛内容不同以往的比赛,并不是马黎明最擅长的项目,为了此次比赛,马黎明潜心备战,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积累。在培训的时间里,他为自己制定了实践操作练习“三七21”计划,(割线4根、剥24个头、接线盒三根线、三通盒接线、插两个传感器为一个七分钟,接馈电断电器、接分站两根线为一个七分钟,光纤制作、网线制作、接交换机为一个七分钟,)力求快速高质量地做到这三个七分钟,他每天坚持对照规则、反复练习实操,晚上睡前,归纳总结不足之处,并反复熟记巩固,时间上的一次次超越,使自己的技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进行一线任务作业
大量的练习,一次次不厌其烦地重复模拟,操作演练时间逐渐缩短,速度越来越快,单个网线水晶头制作时间由1分钟练到58秒制作两个网线水晶头,割线、剥线头练至1分30秒割4根线、剥24个头,以及各种环节接线,速度的提升并没有降低质量,正如他说的:“训练是从不熟练到追求速度,再从速度到降低速度提高质量,最终是要追求更加完美。”在速度加质量结合下,他完成一次演练时间由50分钟降至41分钟,数字的背后是他“魔鬼式”训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更是他对比赛的高标准、严要求的执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惊艳表现斩获骄人战绩,马黎明以近乎完美的实操表现技压群雄,他堪称教科书级的操作惊艳了专家裁判,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最终,获得了第十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安全仪器监测工金奖的优异成绩。
和工友进行电路维修检测
“对于故障设备,厂里通常是能修则修,修不好换新的。可是那些撂在一边的设备和元件,是真的修不好,还是没有尽力修?”马黎明说,“有一天,看着库房里堆得满满的‘修不好’的传感器,我冒出一个想法,我要把常用安全仪器中的每一块电路板都给它画出来,我要弄清楚每一个元件的作用,我要测出每一个技术参数,这样一来,是不是就能修好大部分看似‘修不好’的设备和元件?”
于是,从那天之后,马黎明就把那些所谓修不好的传感器带回家,拆解后把所有零件摊在书桌上,开始研究电路板。可要想彻底摸清这些电路板的底细,难度非常大,因为生产厂家极少提供设计图,就算有图,也不会标注关键的技术参数。
“没关系,没有图,我自己画!没有参数,我自己测!遇到难题,就去搬书本。”马黎明激动地讲道。从那以后,马黎明天天把电路板带在身上,一有空就钻进电阻、电容、电感的世界,吃饭手里拿着电路板,睡觉满脑子是技术参数,常常达到忘我的程度,他还用一半的工资买了专业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一笔一笔地记,一张一张地画,终于,理想变成了现实,他画出了全部34张电路图,基本涵盖各类传感器中电路板的结构类型。工友们对马黎明竖起了大拇指,他们说,有了这些电路图,就像拿到通往藏宝洞的路线图一样,不管是排除故障,还是检测维修,都更容易上手了。从那以后,马黎明带着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让一台台仪器起死回生,库房里的堆积物重新变成了宝贝,矿上80%的设备仪器经过了二手维护,节约了大量资金。
安全监控系统模拟实验
马黎明还把长期的检测经验总结为“监控快速排除故障作业法”,编制了《甲烷传感器 “看听查修验”维修五步法》,能够快速排除故障,多年来修复各类传感器1200多台,排除监控系统故障及事故隐患800多起,为企业节约费用150余万元。
2015年,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以马黎明名字命名的“马黎明创新工作室”,还给工作室配备了10多种设备设施。马黎明开始把精力放在技术革新上,依托创新工作室,产出项目50余项,研制的煤矿安全地面监控系统声光报警音箱、语音报警断电功能测试仪、机载甲烷断电功能完善的解决办法、煤矿用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传感元件的分体设计及应用、煤矿用风筒风量倾角传感器等,解决了生产一线众多技术难题,为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强度管道快速安拆的连接装置”获得2019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山西赛区一等奖,“一种矿用监控传感器升降吊管装置”获国家专利。自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培训材料》,自制“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模拟实验台”,培育了大量后备人才。
在做好技术创新工作的同时,马黎明也越来越感到自己有责任培养更多的新人。只有大家的技术素养都提高了,煤矿安全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导师带徒,工作室培养了高级技工13人,晋升技师、高级技师5人。其中,马黎明的两名徒弟都曾获得过集团公司技能竞赛第一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工作中的快乐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他就像一盏小小的灯,在最需要的地方照出了一条闪光的路。
(记者 王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