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事迹简要
她是弘扬中华美德,传播向善能量的践行者,她热情淳朴,乐善好施;她坚定好学,热爱公益。她是吕梁市交城县第五中学初一年级181班的闫子涵。
她是春风里的一朵小雏菊,不惹人注目只默默向上。她身上有中国少年的“四颗心 ”。
她有一颗坚韧好学的心。
又是一个深秋的深夜,她一如既往地坐在桌边:一盏灯、一支笔、一道题、一本书、一个人、一份坚守。别人家的窗子早已熄了灯,对于闫子涵来说,这一晚如同每一晚,她又将用苦战题海送走这个三更,以朗朗书声迎来下一个五更,她说她不敢也不舍错过每一个深夜的男儿读书时。
清晨的鸡鸣比她的早起还晚了些,她习惯性地踏着第一缕晨曦而来。她的每堂课都是精彩的回放……她的专注的聆听,深入的思考,工整的笔记,踊跃的回答,条理的思维,自信的笑容无不诠释了她对学习这件事的无比热爱与全身心的投入。是最好的求知的态度,是一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骁勇与坚韧。正因为有这样的坚持坚守,同学总是能占得第一第二的位子,班里的,学校的,哪怕有丝毫的不如意,她都会深刻地反思检讨,痛定思痛,再出发,再努力,再完善自己,如此,她真正做到了厚积薄发。她说,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她有一颗崇德向善的心。
闫子涵总是善良又热心,每天,她总是第一个进教室,清扫教室,帮同学们擦桌子,放学后,她又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关灯、关门,十年如一日为大家默默付出。当老师的得力干将,帮同学排忧解难样样不落。
这不,她又在帮同学解题了,这个题不需要证明三角形全等,三线合一更简便;我觉得用have to比must要合适;我给你举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她的温暖总是能从家延伸到学校,从亲人跨越到他人。课余,她的身影又在每个人多或不起眼的角落徘徊。这个同学的作图题她教,那个同学的难题她思索,英语单词背不了的男孩她监督,因为没考好哭的女孩子她安慰鼓励。她带领同学们出板报,搞卫生,帮助邻班同学值周,带领大家学习上共同进步,之余共同温暖他人。她为老师分忧,代老师做小老师,她忙碌而成功地演绎着各个角色,她说这都是她的责任,其实,都是爱。这是她的常态。她把中华儿女的热忱书写得淋漓尽致。
她有一颗孝亲敬老的心。
每个周末,她总是早早完成作业,去看望住在村里的爷爷奶奶,帮奶奶种菜干活儿,为奶奶揉揉肩,帮爷爷泡泡脚。不仅对家里人,她还用为善温暖了邻居。邻居阿姨的大儿子,她自愿负责他的作业,鼓励引导,严格监督,小女儿的玩耍她又要陪同。隔壁奶奶的玻璃隔三差五她都要擦得亮堂堂。婶婶家的猫丢了她四处奔忙去找……她的好不用大家说,写在大大小小人的目光里。她说作为中国少年,要把中华美德从自己身上传扬下去。
她有一颗热爱公益的心。
从小学三年级起,每个星期天,小子涵都化身为小小的志愿者,做环保,辅交通,文明县城,防疫宣传……她把公益事业当成了生命中最快乐的事,并把这样的热情传递给了身边无数人。
也正因为如此,七年来,她所有的优异都定格在了一张张奖状上:“三好学生”奖、“成绩优秀 名列前茅”奖、“优秀队干部”、“优秀广播站工作者”、“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干部”、“优秀小艺术家”、“女子三级跳第三名”……
她始终记得她读书的初衷:她说她不愿做祖国的花朵,她更愿是祖国的栋梁,祖国的脊梁。
她说读书的初心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她不怕苦,不畏难,大有木兰关山度若飞,驰骋疆场的气度;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有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野心。如此,她用她的寒窗苦读,细致入微,来勾画她的宏图大志。待他日做祖国的栋梁,祖国的脊梁。
她的汗水洒在课堂上,洒在体育场上,洒在公益事业路上,洒在张张旧的新的奖状上,洒在自己和别人的身上,心上,洒在每一次每一天的追梦路上。
崇德向善,传扬美德,闫子涵同学拥有一颗火热的中国心,她正努力、奋力成长为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
(高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