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大同市新荣区的最北端,明代长城遗址连绵蜿蜒,新荣区花园屯镇三墩村小学就位于长城脚下。这里位置偏僻、条件艰苦,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一所村办小学。近年来,这个小学却陆续走出了三位博士生、十多位本科大学生,还有许多大中专学生,这些都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荣登“中国好人榜”的三墩小学校长姚建。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导演强文兵、张敦捷等一行带领摄制团队专程拍摄人物纪录片《长城脚下半生情》,讲述三墩小学校长姚建不抛弃、不放弃,长期扎根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
姚建今年49岁,是大同市新荣区人,199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先在新荣区郭家窑乡二道沟村担任教师,2000年被调到花园屯镇三墩村小学任教,爱人马丽荣夫唱妇随跟他一起到了三墩村。由于村里的很多人外出务工,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有些孩子基础较差、有些孩子家庭困难。虽然学校条件艰苦,但姚建还是把孩子们都留在了学校。2004年,姚建担任学校校长,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学校几乎成了他们的家。姚建和马丽荣一边教孩子们读书,一边像父母一样照料孩子们的生活,既当老师,又当接送员、采购员、炊事员、勤杂工……二十多年来,姚建和妻子坚守在三墩小学,用心呵护每一名学生,教他们知识,教他们做人,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和梦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实地拍摄过程中,摄制团队发现姚建夫妇的这种坚守和责任,也感染着学校的其他教师。正值有一位从城里来的年轻特岗教师面临着三年期满、可以重新选择回城工作的人生关键时刻,摄制组跟踪采访,记录了她在这期间心路历程的变化,教师的一份责任以及对学生的爱让她做出了继续留在三墩小学任教的决定。多年来,正是有了姚建和老师们的无私付出,这所偏僻的乡村小学才能一直坚持下去,迎来希望、充满生机。
“做了老师,你得认认真真去做好你的工作,教书跟干别的工作不一样,你这个教书假如说耽误了,那是一辈子的事情”“坚持下去吧,看到学生们一个个能走出山村,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都是我的动力,挺自豪的”。面对摄像机,姚建的话语朴实、真切,三墩小学在他心中是一个孩子,值得他用生命去呵护。
2022年,中央文明办发布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姚建光荣上榜,获评全国“敬业奉献好人”称号。总导演强文兵表示,在拍摄时能够体会到姚建非常热爱这份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姚建这样的道德模范人物的存在,正能量才能广为弘扬,社会文明才能进步。
《长城脚下半生情》以现场纪实为主,用第三人称视角观察,全片画面也不做过度的包装和修饰,现场导演张敦捷运用了大量的跟踪拍摄镜头,就是为了真实地反映当下发生的事件,拉近人物和观众的距离,也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其中一个细节,让他印象深刻,摄制组偶遇一位当地摄影家陈雁秋,他经常到三墩村附近拍摄照片,也和三墩小学的老师、孩子们相识,这次拍摄正好碰到他来给一位学生过生日,他自己亲自定制了蛋糕、做了水果沙拉,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正是有了这些爱心人士的帮助,让这所偏远的乡村小学不时散发着温暖,这也是让摄制组最为感动的一幕。
近年来,大同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崇德向善之风,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这也是吸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级媒体不断关注的原因。导演强文兵认为,作为一名纪录片工作者要把握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多到基层调研、搜集素材,把镜头对准那些真正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平凡劳动者,用客观又不失温情的视角,呈现他们在困难与挑战面前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气,只有讲好这样的中国故事,社会倡导的全民道德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白雪松 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