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甘肃省庆阳市列宁小学开展向党献礼活动。学校供图
“长枪短枪麻拐枪,跟着哥哥上南梁……”近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的师生走进南梁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口中的几句歌谣顿时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变得生动起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南梁为中心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军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精神,构筑了庆阳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作为甘肃的革命老区,如何传承发扬南梁精神?近年来,庆阳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创建红色教育基地,开发红色教育课程,大力培养红色队伍,深入实施红色育人工程。如今,南梁精神正以它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革命老区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之源。
突出南梁精神
建设红色教育阵地
前不久,甘肃省庆阳特殊教育学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全体党员教师赴南梁革命纪念馆、抗大七分校旧址、列宁小学等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弘扬南梁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研学活动。
研学中,教师们通过“重走红军路——再现历史瞬间——讲述革命故事——重温入党誓词——分享心得体会——传承南梁精神”等系列环节,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研学活动不仅引导教师爱岗敬业,达到了党史引领铸师魂的目的,而且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研学的意义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了工作和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该校校长杨东说。
实际上,在庆阳,弘扬南梁精神的主题活动每天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庆阳有240多处革命遗迹。陈列在庆阳大地上的红色遗产和传颂在庆阳人民中间的英雄故事,是弘扬南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教材。”庆阳市教育局局长石环周说。
为此,庆阳以华池县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环县山城堡战役遗址、庆城县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和宁县王孝锡烈士纪念馆等宝贵的红色资源为依托,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研学旅行基地等90多个,其中红色教育基地32处,每年接待和培训学生超过30万人次。
同时,各校把南梁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通过建设校史馆、校园景观,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报校刊开展红色主题宣传,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庆阳五中在校园里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魂园,巨幅剪纸以红日高照荔园堡、赤胆播火王孝锡、会师献礼山城堡为主要内容,生动展现了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和陇东革命峥嵘岁月,成为广大师生接受精神洗礼不可或缺的教育场地。
走进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学校坐落在山清水秀的葫芦河畔,仅与南梁革命纪念馆相距一公里,南北相映。这就是陕甘边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旧址所在地,红色的种子便从这里播撒开来。如今,硝烟远去,这里成为了人们追寻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感悟革命精神的首选之地。
而在相隔不远处崭新的列宁学校,红色遗址、英雄雕像、校史展馆……校园内处处都是红色印记。近年来,该校秉承“传承南梁精神、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办学目标,以“红史”教育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和特色活动为载体,让每一名学生都是红色基因传承人,闪闪红星照耀着南梁。
深度挖掘资源
丰富红色教育课程
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的前身为曲子中心小学,始建于1936年,是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共曲环工委工作期间创办的第一所小学。2011年4月,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为学校揭牌授旗,正式更名为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
红色教育是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最鲜明的特色。在全力打造红色校园的基础上,该校成立了红色教育校本课程编写组,不断开发的《红魂绿韵》《诗意童年》等系列教材,成为了学校办学品质提升的最大亮点。
如今,在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读红色书籍、唱红色歌曲,是孩子们每天的必修课;红色故事会、红色少年评选、红色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成为了学校每学期的“规定动作”。为丰富红色教育内涵,学校先后组织编排以《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为主旋律的大课间舞,成立小红军广播站等20多个社团和兴趣小组,不断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红色教育课程在师生当中颇受欢迎,这与庆阳坚持把红色教育纳入德育课程规划密不可分。为将红色教育不断完善和传承,庆阳市教育局对红色教育课程目标、课时、内容、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做到每所学校红色教育有目标、有计划、有课时、有考核,红色教育课程实现各学段全覆盖。
与此同时,全市把培养一支具有红色特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红色基因传承行动的重要举措,把南梁精神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定期举办“从南湖驶来·在南梁兴起”红色诗歌朗诵会和红歌传唱等活动,让全体教师践行、弘扬南梁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潜心教书育人。
丰富活动载体
增强红色教育吸引力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庆阳市推动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同时,各校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童心向党”等主题系列活动,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家国情怀,传承践行先辈奋斗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发挥活动育人作用,是红色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坚持就地就近原则,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二课堂’,把旧址遗迹变成党史‘教室’,把文物资料变成党史‘教材’,把英烈模范变成党史‘教师’。”石环周告诉记者,全市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研学旅行、主题党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和学生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红色基因渗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推动校风、教风、学风持续好转。
同时,庆阳在中小学中广泛开展“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邀请知革命、懂革命、经历过革命战争的老红军、老党员到学校作报告,讲红色故事。目前,全市红色专题报告会达到700多场次;积极开展经典红歌大传唱活动,《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军民大生产》等一首首红色歌曲久唱不衰;开展当一天红军、穿红军装、经历红色革命情景、重走红军路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中小学生触摸荡气回肠的革命历史,从中受到革命教育。
“前几天,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南梁革命纪念馆。在这里,我看到了先辈们曾经生活和奋斗的地方,深深地被革命先烈们勇往直前、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和震撼。我将怀着无限的崇敬与感激继承先辈遗志,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庆阳一中高二(1)班学生郑治昊说。
不仅如此,各地各校还将红色文化融入校报校刊、校园景观、文化走廊等校园文化,增强了红色教育的吸引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浸染红色基因,实现了知识学习、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
“南梁精神是庆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把南梁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石环周表示,要依托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行动,用红色筑牢立德树人之魂,让南梁精神生生不息,流淌在这片西北高原的红色热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