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内在的历史思维、历史逻辑、历史视野、历史责任出发,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标明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的飞跃,“新”在何处?这里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谈一下学习体会。
“新”在从深刻的历史思维出发,提出了“两个结合”,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之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时,主要强调的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之前相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还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在《决议》中得到明确表达,而且同总书记之前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相呼应,体现出总书记对这一问题长期、系统、深入的思考。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理解“中国特色”,如何认识“中国化”?之前的阐述更多侧重于中国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的层面,但习近平总书记从深刻的历史思维出发,强调必须同时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层面,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两个结合”从方法论上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新的生成路径,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论,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
“新”在从深层的历史逻辑出发,确立了“十个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原则,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从新中国70多年、中国共产党100年、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中华文明5000年的视域出发,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概括,这是《决议》的突出亮点和重大贡献。“十个明确”,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着眼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对重大时代课题的深邃思考和科学把握,更加系统、科学、全面、准确地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放性品格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本质。“十个明确”在继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极大推进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十个明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原则,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
“新”在从开阔的历史视野出发,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选择,展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人类发展前进的重要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深刻回答,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展望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还从来没有过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理论上看,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阐释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尚未系统全面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理论命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深化拓展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内涵,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重要原则和战略安排,而且更关键地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能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而表明现代化道路并非只有西方式现代化一条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阐释和现实指引,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时代潮流,以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础,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崭新路径,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选择。
“新”在从深沉的历史责任出发,强调了“坚持党的自我革命”,为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立了新的方法论指导,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的新篇章。万山磅礴看主峰,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作为百年大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是,“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确保党长期执政、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出发,对这一历史性课题作出了深刻的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紧抓党的政治建设,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从坚持党的自我革命入手,以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方式,指引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为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执政的“历史周期率”确立了新的方法论指导,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的新篇章。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内在的历史思维、历史逻辑、历史视野、历史责任出发,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因此,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作者赵义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0VSZ00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