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深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 >> 文章详情
太原市晋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爱心接力奉献 热心传递温暖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2-02-14      阅读数:743
《文明山西》周刊

  本报记者 马文娟  漫步于太原市晋源区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或是乡村学校、田间地头,总会发现一群身穿红马甲的人,他们用一次又一次的善举传递着温暖与感动,在晋源大地上筑起了一道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晋源区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两年多来,晋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志愿者在文明实践中的主体作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阵地,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真正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fb532c63c284562a15142f5b23b3207.jpg

把“陌邻”变“睦邻”画出最大爱的同心圆

  2021年,晋源区晋源街道晋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空巢老人进行了需求调研,设计了为期18个月,由9名持证社工引领33位志愿者,以孵化队伍、互助陪伴、医疗保健、主题活动为主的“‘心静源’银龄互助、情暖晋阳志愿服务项目”,累计服务1752人次。

  晋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引导“银龄志愿服务队”,采用“一站双线三级”的服务模式,从身心健康、社会关系、社会支持网络四方面进行服务。引导“银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66人结对服务68名高龄空巢老人,共计开展服务12次。志愿者们通过陪伴服务、主题活动、手把手教授智能技术使用方法等方式,以走访、帮扶、陪聊等形式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排解寂寞情绪,为老人提供日常照料、精神慰藉服务,缓解老年人孤独感,改善他们独出独进的生活现状,解决老人自主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适应现代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成就感。

  志愿者们对每一位服务对象每月至少提供陪伴服务1次,形成陪伴记录,陪伴内容包括代购、陪老人过生日、“爱的演出”、陪聊、手把手传授智能技术等帮扶服务,提供理发、擦窗、清理卫生等志愿者力所能及的服务,项目累计服务1224人次。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了6次老年人健康、文化、科学知识、智能技术应用讲座,邀请空巢老人参与新年、端午节、中秋节等主题联谊会,让老人们形成互助体系,建立新型的养老服务体系,服务覆盖120人次。此外,引领“银龄志愿服务队”与晋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手,定期由医疗志愿者入户给空巢老人测血压、血糖,讲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每季度1次,服务408人次。

  志愿服务队建立了有效激励保障制度,不仅为志愿者缴纳意外伤害险,同时还利用“时间银行”储存志愿服务时间积分。服务之余,“心静源”驿站利用社区微信群、公众号,通过走访、入户等进行宣传,定期采集居民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心静源”银龄互助服务方式受到社会媒体和全国其他地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关注,目前已在晋源区6个街镇12个社区同时运营推广。

d92e67a6341c8e2fcfd6b00e3afea9f.jpg

情景剧《今夜星光灿烂》

小村史唤醒老家记忆 大宣讲浸润基层民心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晋源区金胜镇15个村中有13个村被陆续拆迁,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难以逆转的人口外流趋势不仅造成了人口结构的空心化,更造成了乡村精神文化的空心化。村民普遍出现价值困惑和信仰迷失,一些地方出现诚信缺失、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现象,村民缺乏乡村文化自信,乡村学生对城市生活更加向往而对乡村文化更加漠视的价值逆差。

  项目以金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联合金胜镇专职社工、志愿者团队,按照“传承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融入生活方式、守望精神家园”的原则,对村史及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梳理、记录汇编一本金胜镇乡村记忆史,在文化原生地保护、展示、宣传、传承、弘扬优秀文化遗产,主要以宣讲村史、交流互动、学习探索等形式为人们提供迫切需要的服务,达成大家眷恋故园、追忆往事的愿望,解决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困境,激发年轻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通过探索党史教育新模式,依托晋祠文化研究会、稻田书院、桐封书院、三晋文化研究会等文化服务平台,招募老党员、村支书、先进模范、乡贤能人等了解乡村发展脉络、乡村历史事件及各村风俗文化志愿者组建宣讲队,对20多名基层宣讲骨干开展集中培训、现场讲评等。围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组织开展了多期“镇史村史我来讲”“红色故事”宣讲大赛等活动。宣讲工作开展以来,共开展服务10次,参与志愿者50人,服务对象超过500人。通过“旌旗旒缀硝烟漫,风流人物意阑珊——浅谈金胜村近现代风云人物”、“抗美援朝,向英雄致敬”、“‘不忘历史,缅怀先烈’抗战英雄的故事大家讲”、“又见一年芦苇绿——趣谈芦苇席的起源及文化”、“成风化俗树水母美德、润物无声扬三晋大地”等系列活动,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访问量累计超1万人次,对留住乡情、抢救乡村历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金胜社区将红色文化与红色故事、红色资源等有机融合,用好农村电影放映展播这一手段,组织农村小剧场,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运用小舞台、临时舞台、村民活动场所等阵地开展巡演、展演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传播乡村史。本项目充分运用互联网科技,在抖音平台制作发布小视频,在微信公众号“文史晋源”上开展“村史云宣讲”活动,将村史宣讲搬上云端。在“网络+宣讲”的基础上,采用“学习参观、座谈交流”等模式,宣讲党史村史,展示乡村历史变迁,传承红色文化和民俗风情,让党史、村史学习教育“热”起来、“活”起来、“火”起来,在活动中营造向善向好的乡村文化氛围。

4f80f6db4564f8ebb9d45b51ac135dc.jpg

义井街道开展“福虎迎春纳吉祥 虎到福到幸福到”迎新春送福虎“民俗进万家”活动

“叮叮叩——幸福来敲门” 特殊人群享受“小暖兜”

  义井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采取“社工+志愿者”服务机制,以“敲门”方式输送“五心”精准服务,以“街道发起”“活动开展”“满意度调查”“小组交流”的流程进行闭环操作,不断升华未成年特殊人群享受“小暖兜”“幸福+”的维度。

  “敲门”——“小暖兜”志愿服务开展“六进”敲门活动50次,让辖区50位“特困、留守、残疾、心理障碍”未成年人在寒暑假托管服务中,收获知识与快乐;在开学季获得爱心双体检,确保孩子们健康成长;在“六·一”之际开启“小萌芽”微心愿,实现“小暖兜”关爱帮扶;在“世界读书日”获得赠书和参与读书的机会,多读书读好书;在心灵困扰时得到心理干预服务。

  志愿者们寒暑两假期“敲”一次社区大门,提供“爱心托管小驿站”服务,帮助辖区居民解决未成年人寒暑两假期“看护难”的问题,积极推行“金钥匙”爱心托管志愿服务(“课业辅导”“开学典礼”“综合拓展”“自信培养”“我爱科学”“非遗传承”“尚俭崇信”“我的课堂我做主”“兴趣培养”“法,伴你成长”“红色教育”11大文化主题包活动),让孩子们在假期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春秋两学期“敲”一次学校校门,开展“爱心健康双体检”志愿服务。关爱未成年人心灵之窗,联合辖区幼儿园开展“爱心健康双体检”系列之“关爱青少年视力健康,还孩子们一个光明的未来”“从小养成刷牙习惯 一生乐享健康生活”2个主题志愿服务。

  “六·一”儿童节“敲”一次特殊家庭门,开展“小暖兜送关爱”志愿服务。围绕“我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针对“特困、留守、心理障碍、残疾”未成年人家庭开展“小暖兜送关爱”点对点定向帮扶,帮助困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光。

  特定未成年人“敲”一次“心之门”,开展“阳光心灵鸡汤”志愿服务。主要针对特殊未成年人家庭,用爱心调制心灵鸡汤,推进未成年人“阳光成长”志愿服务,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2场、心理医生线上坐诊1场、家庭探访30次、团体心理辅导2场、心理科普沙龙2场、重点个案督导2场等,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

  “世界读书日”“敲”一次书香之门,开展“童心向党 书香传承”志愿服务。依托“世界读书日”开展“童心向党 书香传承”“图书漂流”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未成年人“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文化氛围。

  开启周末实践“敲”一次希望之门,提供“小萌芽”微心愿志愿服务。春风吹拂之际,利用周六、日时间在社区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如“小手拉大手”“我是小小文明交通员”“亮丽星期五”等。

  该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以来,累计提供服务4500余人次,参与志愿者100人。“特困、留守、残疾、心理障碍”未成年人在“小暖兜”志愿服务中全身心地享受快乐,感知温暖与关爱,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在幸福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激励中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崇高理想,好好学习,向上向善,成为有自信、有朝气、有活力、有理想的新时代好少年。

197e613ffe905de912e1dc0e7ae1b9f.jpg

文艺短剧做宣讲理论政策进万家

  晋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职工志愿服务大队通过对党的相关理论政策进行梳理,并结合时事,编排出系列文艺节目,以送文艺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的方式,邀请学生、群众及基层干部作为演员沉浸式参与,同时在排练、表演的过程中随时了解群众需求,根据需求对节目进行调整,将党的理论政策以文艺表演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搭建理论与实践、政策与群众的桥梁,为他们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丰富活跃文化生活,起到既送文化又育文化的作用,同时也为振兴基层文化作出了努力。

  项目分别于2021年4月至10月在太原市社会主义学院、太原市委统战部、太原市教育电视台、太原古县城、晋源区武装部、晋源区第二实验小学、四方中专、万柏林区、迎泽区等多地及政协会议等场合面向党员干部、学校师生、广大群众开展了文艺文艺宣讲10场,可统计服务人数1270余人,获得了受益人群的一致好评。从展演结束后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参与者对于党的理论政策有了新的认识,在群众中形成一种乐于学习了解理论政策、接受文艺宣讲方式、享受文艺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明思想。盘活各类资源,开展多种形式及主题的“直播+”服务,既有效避免了人群集聚,又跳出了场地和人力投入的制约门槛。其生动的“屏上见”形式及延伸服务,深化为理论普及、政策解读、文明养成、文化滋养、技能学习的重要阵地,吸引越来越多市民参与其中。

1d6aac92f396562edc494aacac5b731.jpg

非遗彩虹之旅系列“启梦者”非遗创意坊(大漆)传习活动

非遗项目体验为载体 开启“非遗彩虹之旅”

  山西尚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借助本土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30余项非遗传承人及项目资源,以“非遗彩虹之旅”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项目作为项目主线,设计了“拾梦非遗”蒙山下寺底村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启梦者”非遗创意坊(大漆)项目、“启梦者”新时代文明实践非遗传习志愿服务项目和“印象山西—拓印龙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参与服务的青少年作为非遗项目的小小传承人,以课堂、研学、策展、交流等方式,学习优秀的非遗技艺。

  以非遗项目为载体,针对辖区内的服务对象,设计开发非遗研学体验课堂、文化宣传、非遗作品主题展览等服务内容,开展阵地服务和交流服务,成立新时代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呼吁辖区居民自愿报名参加,召开招募培训和注册登记工作,对参与服务的志愿者有制度、有执行、有记录、有激励,通过服务时长和总结情况,进行荣誉表彰宣传,激励人人参与志愿服务。

  创新3×2×1服务模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社会组织+驻地单位”搭建志愿服务基地;以“社会工作者引领社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运用志愿者服务平台进行项目活动管理工作。机构自成立后,项目通过调研走访等形式,开发设计项目服务方案;通过辖区内微信群、QQ群、太原志愿者、志愿晋源等平台及时发布志愿者需求信息,实现服务信息的快速传递,并组建相关志愿服务队伍。项目服务对象以“集中服务+自由参观”为主的方式,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场地,通过非遗技艺课堂体验、展厅参观和爱心作品义卖等方式进行。

  累计开展活动70余场,累积服务3100余人次,线上宣传3万余人次,志愿者参与28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840余个小时;制作非遗作品750余件,作品合格率79.6%,义卖480余件;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了96%,非遗内容的掌握合格率达到了97.6%。活动被各级各类主流媒体报道100余次,涉及山西电视台、山西青年报、头条、网易等各类媒体。系列项目中,曾荣获“2020年度山西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山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三等奖”“第五届山西省青年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优秀奖”“太原市首届青年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二等奖”“晋源区2020年度新时代最美志愿服务项目”等。最近,该项目入围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全国赛,得到了全国志愿服务组织的关注。

责任编辑:文明山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