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湫水柏林苑社区是吕梁市临县易地扶贫搬迁最大的集中安置社区之一,位于临县城庄镇东柏村,共新建32栋6层式安置房,2019年10月集中安置了来自全县10个乡(镇)86个自然村1361户4732人。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56名,支部成员5名。社区同时下设5个一级网格,11个党小组长。通过实施党建引领、弘扬正气、贴心服务、加强综治、拓展就业“五大举措”,实现了聚人心、鼓人心、暖人心、安人心、稳人心“五心工程”。探索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党建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的“湫水柏林苑实践”,构建了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探索实践“五心工作法”
党建引领聚人心
如何将新的移民社区变成幸福家园,成为摆在湫水柏林苑社区党支部面前一大新课题。针对社区“一杂三多三乱”的现实问题,湫水柏林苑社区党支部问计于民,提出了“113”党建工作思路,即突出建强社区党组织一个“引领”,围绕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后续发展一个“主题”,聚焦“精准服务居民、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提升群众满意度”三个“目标”,着力抓好五大重点工作,逐步赢得社区居民“五个人心”。
湫水柏林苑社区换届选举现场
“两委”换届选出好班子,2021年湫水柏林苑社区先行先试,在全县首家完成社区党支部换届工作,顺利实现“一肩挑”,新一届“两委”班子结构队伍全面提升,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100%,实现高学历年轻化,并构建了“社区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居民代表、住户”的“五位一体”社区组织架构。
多种形式的党日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对于在社区居住但组织关系尚未转接的党员建立社区党组织“五抓”、乡镇党委“四管”共管工作机制,通过抓思想建设、学习教育、组织生活、管理服务、作用发挥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搬迁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实行原乡镇党委和移民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日常工作考核以移民社区党组织为主,考核评分占比应达年终责任制考核的60%以上,搬出村所属乡镇党委对干部任免、奖惩等事项听取移民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党建+”模式
创新“党建+”模式,一是“党建+微信”。搭建党员管理“微”平台,通过一对一的微信管理,建立流动党员电子台账,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二是“党建+积分”。建立党员“五色”动态管理积分制度,按季度对党员实行“五色”流动牌考核管理,一季一考核,一季一排队;对全体居民实行积分奖励机制,通过设立“居民夜校”,居民参与学习答题、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评比文明户等获得积分,切实破解了居民存有“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等懒散思想的难题。三是“党建+物业联盟”。围绕打造“红星”物业目标,党支部建立快速联动解决机制,居民代表和群众以网格对物业进行“星级化”评定,为破解小区物业管理难探索出新路子。
弘扬正气鼓人心
社区党支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政策宣传、法制德治教育,积极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活动,制定移风易俗居民公约,引导居民摒弃陈规陋习,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文明祭祀,提升乡风文明。
文艺宣传队
“四世同堂”三句半
组织社区文艺爱好者,成立了文艺宣传队,通过说书、弹三弦、三句半、唱秧歌等寓教于乐的形式,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移风易俗”社区宣传
湫水柏林苑社区移风易俗居民公约
通过制定移风易俗居民公约,引导居民摒弃陈规陋习,移风易俗,通过建立报备机制、上门讲解机制和督促检查机制,大力推进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文明新风。
居民图书室
义诊进社区
开展各项群众文化生活活动,设立居民活动中心和图书室,坚持天天开放;开展宪法进社区、义诊进社区、重阳节主题活动、国庆文艺晚会及文明户表彰等活动,营造了其乐融融、和谐而居的大家庭氛围,增强了居民邻里间的感情。
贴心服务暖人心
针对移民群众来自不同乡镇,恋乡情结重、生活习惯不同、矛盾纠纷突出等情况,社区党支部全面实行“敞开式一站式服务”,推行“窗口式”办公,全力推动群众合理诉求“最多访一次”,落实党员主动上门服务摸排风险机制,协调处理家庭邻里矛盾纠纷,潜在的风险及时得到化解。
一站式服务
社区党支部带头排查问题
社区党支部带头上门排查问题,组织党员定期或不定期摸排200余人次,积极组织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上门为困难老人理发、做饭、打扫卫生,积极与物业公司、工队协调,妥善解决了漏水、供暖不畅等大小问题150余个。
天然气入户改造
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铺开了居民天然气管道进户工程,切实解决居民用电吃饭费用高的问题;针对社区内手机信号差,严重影响社区居民的正常通讯和日常生活问题,与通信公司沟通,安装通讯信号发射塔,解决了居民通讯问题;增加无线网安装端口,解决了居民上网难的问题。
加强综治安人心
针对社区楼栋及人员分布状况,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常态化拉网式排查和处理。两年来社区共接待居民来电来访182起,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2件,解决群众诉求46条,协商议定社区重大事项5件,化解重大疑难问题2件,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组建网格化管理队伍,构建“支部书记(网格长)—支部委员(专职网格员)—党小组组长、居委委员(兼职网格员)—居民代表(网格辅助员)—居民”的团队架构,1361户4732人全部纳入5个大网格,33个小网格、98个微网格,形成了“一张大网、网中划格、按格设岗、人在岗中行、事在岗中办”网格全覆盖模式。
畅通联系群众渠道,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人大代表接访、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电话联系、查看微信群消息、智慧城庄平台等多种方式,线上线下加强对居民的教育培训,多渠道收集居民的“微梦想”、“微心愿”、“微诉求”。
“雪亮工程”监控室
多举措打造平安社区,加大巡逻防范的力度和密度,组织专职巡逻队伍、社区网格员、治安志愿者、楼栋长等人员开展平安守护行动,新建社区警务室1个,“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全覆盖,构筑全覆盖、无缝隙排查整治防控网络。
拓展就业稳人心
社区党支部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以“四个一批”为抓手,搭建就业平台,多渠道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健全完善了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就业服务动态跟踪机制,初步实现了搬迁户就业全覆盖,推动移民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为群众稳得住提供了可靠保障。
枣夹核桃加工扶贫车间
柳条编织
香菇厂分拣
发展后续产业,家门口就业一批。围绕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增收的目标,建设了50亩香菇、130亩的蔬菜大棚园区,引进山西宝珠山食品有限公司、山西闲味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粽子包装车间、临县鲁临同富工艺品有限公司柳条编织车间、湫水柏林苑服装加工车间、核桃去皮加工车间,可满足600余人就近就业。
技能培训
搞好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一批。主动联系镇域企业、合作社,召开就业对接和职业技能创业培训会,培训贫困劳动力260余人次,向周边企业和合作社输出劳动力60余人;联合县人社局举办了“人社政策进社区”活动和“惠民生、促就业、进社区”就业招聘活动,20余家用工单位和60余人达成用工意向;分类建立社区劳动力就业台账,全面掌握每个家庭就业需求和就业情况,有序输出劳动力1500余人。
保洁员、卫生监督员维护社区环境卫生
设置公益岗位,解决一批。用足用活光伏收益资金,合理设置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卫生监督员、矛盾排解员等269个,成立了由67人组成的卫生保洁员队伍、由168人组成的卫生监督员队伍,制定了保洁员、监督员管理制度,实行保洁员每日两出勤、两签到、监督员每日签到的常态化管理机制。
土地流转,增收一批。合理利用搬迁村土地资源,在武家坪、南沟、寨上等搬迁村,引进项目、流转农户土地2200亩,流转村搬迁户人均增收土地流转费达6000余元。
(秦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