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今年是大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平城区狠抓责任,建立扎实有效的长效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高效工作格局。
平城区立足城市核心区、大同“首善之区”建设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经过对重要点位高密度、多轮次的督导检查和第三方专业机构测评,结合市创城办督查反馈,全区“创城”整改问题共9000余条,对标要求,立行立改,补短达标的整改落实成效初步显现。
在深入实施环境治理“五大行动”中,充分利用平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市管理执法力量率先下沉18个街道,104个老旧小区整治成效良好,广大群众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持续提升。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打通“断头路”,打通微循环,缓解停车难。合理规划建设机动车停车场和共享单车停车位,引导开发商利用闲置地库建设停车场。积极推进城市棚户区消极空间改造,科学规划便民市场、街心公园等便民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
积极开展争优创先,提升城市文明度。紧扣共建共享,开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志愿者”等系列评选活动,以点促面、连点成线,激发“创城”的归属感和凝聚感。通过发倡议、举办群众活动、发挥新媒体宣传优势等,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关心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对主次干道全面推行“路长制”“片长制”,对背街小巷推行“街长制”“巷长制”,全面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严格落实沿街单位“门前五包”责任制,开展联合执法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
(邸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