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晨曦中,“千年古县”长子慢慢苏醒。
长子会堂西面的文化广场上,欢快的乐曲已经响起,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扭秧歌……前来晨练的人们拉开了架势,耳边不时传来惠民利民政策的广播声;南面的神农公园、东面的城东公园里,三五成群的人们散步、骑行、赏景,累了驻足小憩,还能听一段路旁文艺志愿者说的长子鼓书,悦心怡情、涵养身心。
2018年,长子县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五年来,长子县集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在全县范围内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县容县貌得到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文明之花在丹朱大地美丽绽放。2020年,长子县被表彰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消息传来,全县沸腾,被称为精卫之乡、丹朱封地的长子拥有了一张崭新的“国字号”名片。
如今,驻足长子街头,车水马龙秩序井然;漫步街心公园,风景如画心旷神怡;置身市井小巷,人间“烟火”温暖弥漫;流连社区家园,邻里和睦互助友善……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干净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让长子这座千年古县焕发出文明的崭新容颜。
这一切,无不彰显着多年来长子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优异成果,体现了全县各部门单位及广大市民群众齐心协力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党建引领,助推精神文明建设。长子县委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擎、深化全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加强机关建设的重大任务进行安排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任务量化到岗、到人,真正做到了精神文明创建与机关党建相结合,统筹推进。
驻足长子街头,一步一景,风景如画
抓顶层设计和机制,实现创城工作高位牵引。长子县深度研判文明城市创建形势,把脉全县的情况,把机制创新贯穿在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走出具有长子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
抓专项整治,实现提质增效。自2018年以来,县创城办聚焦“三大秩序”、点位质量不高等难点问题,着力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联动住建、交通、园林等多部门,打造精品工程,实现点位提质增效。
抓文明新风,做到与时俱进。长子积极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倡导移风易俗,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的 生活方式;积极组织开展“七在农家”“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群众;积极推广公勺公筷,分餐不分爱,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
抓红马甲服务,打造志愿之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长子以探索社会联治、组织联建、队伍联动、项目联办、成效联考、全域联创,推动服务社会化、精准化、常态化“六联三化”工作法为抓手,让党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更清晰。
抓氛围营造,凝聚创城共识。为突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全力创建,长子县创城办多措并举、狠下功夫,突出创城宣传抬头即见、驻足即观、点面结合、全城联动、广泛宣传、无处不在,全方位提升全民创城热度,营造浓厚的创城氛围。
志愿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理论宣讲送到村庄一线
五年来,一张张成绩单呼之欲出,拼接成长子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幅生动画卷,用发展引领文明,用文明推动发展。万众一心、金石可镂。文明行为是城市文明的缩影,更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每位市民都是这张名片上的主角,共同演绎着这座城市的气质。全国文明城市是大家共创、共建、共享的幸福之果,也是城市文明的新起点。当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澎湃合力已在长子汇聚而成。丹朱人民始终保持奔跑姿态,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驰骋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