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深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 >> 文章详情
运城市多方联动发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2-07-29      阅读数:683
《文明山西》周刊

  7月15日,运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22年第一次实地测评情况通报会举行,再次传递出以创则必成的决心和状态,提高标准、真抓实改,要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让市民享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明创建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求,更是脚踏实地的民心工程。近年来,运城市干部群众处处都能感受到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带来的显著变化——基础设施先进完善,交通路口秩序井然,几分钟就能走到健身场地,“河东书房”“河东驿站”随处可见,“红马甲”时时在线,“运城好人”层出不穷……

压实各方责任

  盐湖区借助“夏季攻势”,统筹推进全区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旅发盐湖、精彩有我”专项行动和文明城市创建,以创促改、以创促变、以创促建。一方面,围绕测评体系,瞄准短板弱项,做好对标达标,特别是深入开展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和照明亮化、生活小区管理、公益广告整治、文明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专项提升行动,明确任务、明确标准、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抓好问题整改。另一方面,用好“周调度、月通报、季推动”工作机制,定领导、定部门、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细化工作方案,量化工作任务,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抓好落实,确保压力传导到位、任务落实到位、整改提升到位,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不断向纵深迈进。

优化交通秩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是受益对象,更是创建主体。一直以来,运城市坚持自上而下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撬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起“全民参与、全域创建”的工作格局,绘就全民共治共享“同心圆”。

  交通文明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的体现。市交警支队紧盯测评通报内容,分析短板原因,列出问题清单,以中心城区24个路口为重点,分时段采取机关警力下沉一线。在全市抽调警力,通过“白天严整治、夜间强巡查”等方式,着重对闯红灯、非机动车逆向行驶、电动车不戴头盔、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乱停乱放、闯禁行、行人翻越护栏等城市交通顽瘴痼疾开展专项整治,严查重处酒驾、醉驾、假牌假证、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规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排量和改装摩托车、小车的扰民行为,穷尽法律,严肃查处。优化三轮车在主城区通行路段、时间,提升道路通行环境。集中曝光一批违法行为,宣传一批遵守交规的市民,弘扬一批正能量交通民警典型事例,教育引导交通参与者知荣辱,守法规。

  交通文明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广大市民纷纷积极行动起来,让文明之风吹向每一个角落。

整治市容市貌

  市容市貌是“城市之脸”,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更是对外展示的“名片”。为大力营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让百姓生活更方便、舒心、美好,全市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治乱、治脏、治差,全力打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在创建工作中运城市强化问题导向,把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全力以赴打好创城攻坚战。农贸市场整治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不达标、垃圾桶脏污,占道经营等问题,督促市场开办者制订整改方案,全面落实经营户门前三包责任,保持市场内干净整洁和良好秩序。针对农贸市场及周边车辆乱停乱放、车位标识不明显等问题,协调有关部门拿出具体整改方案,保持停车整齐有序。针对空中缆线交叉凌乱、消防设施没有年检记录等问题,协调移动、联通、电信及电力公司解决空中缆线整治问题,协调消防支队解决消防车道和消防器材年检问题,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孙 雄)

责任编辑: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