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晋中市寿阳县宗艾镇,是一个有着1500年历史的古镇。明末清初,商贾流转晋东,这里便是集散之地。而文人骚客路居流连,使得这里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太行旱码头”之美称。
走在古韵风情的街道上,或灰色精美的砖雕木雕,或别具特色的古宅大院,文明的乡风、淳朴的村风、优良的家风,与古镇的生意人、村民,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不少游客慕名来到宗艾赏风景、学民风,走在街上,买一碗热面,称几斤山间的核桃,买几个烧饼,都能感受到宗艾人添几根面条、送几颗核桃,甚至多给一个红烧饼子的额外厚待。行义为善的民风为宗艾镇赢得了美誉,2009年这里被山西省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7年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2019年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20年又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乡镇”。
创环境,文明新风入人心
走进宗艾镇,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古色古香、整洁有序,镇域道路以及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非常干净,农村常见的乱堆乱放现象在这里完全不见踪影。“随着村里环境的变好、变美,村民的卫生习惯也更好了。”50岁的村民李红说,“村里邻里之间和谐、团结,遇事大家都互相帮助,生活在这里很有幸福感”。
据介绍,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文明乡镇创建工作要求,以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为核心,加大硬件改造和软件投入,深入实施镇域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垃圾不落地、厕所革命、污水处理、美丽庭院建设等工作,全镇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同时,该镇通过利用橱窗展示、板报宣传、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在美好环境的营造、感染和熏陶下,加上文明习俗的上墙宣传,村民的卫生习惯、文明素质得到很大提升,文明之风在全镇百姓之中已逐渐入眼、入心、入行。
树榜样,文明之花处处开
文明创建工作需要全镇村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更需要典型的指引和榜样的力量。
最美“逆行”网格员聂变香,疫情期间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用实际行动守护村民健康;好人付丽斌,疫情期间主动报名参加值勤工作,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还自掏腰包给村民买东西;志愿者王海明从2013年开始参与公益活动,从敬老院服务,到环境整治,再到资助贫困生,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这些活跃在宗艾人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感染人、教化人,使得全镇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不断向上发展,文明之花在榜样的浇灌下,由点及面,由榜样到普通村民,在全镇处处开放。
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示范作用的同时,该镇还积极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如:成立古镇志愿服务队,通过宣传和引导,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他们主动服务,给予各村孤寡老人和贫困户无私的帮助,对各村组的小广告进行清理,维护镇域环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以榜样的力量作指引,冲在一线,作出表率,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镇安全稳定;他们积极参与增植绿化,在宗艾村魁星塔、神武村以及各村主干道植树1000余亩,为建设“绿色寿阳”献力。
聚风尚,经济发展汇能量
文明建设与镇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积极向上的文明道德新风尚,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宗艾镇淳朴、厚道的民风让如今的村民们守着家门便有了旅游经济带来的福气。
宗艾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载体,围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传统村落,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充分挖掘宗艾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出能够体现传统村落文化脉络的特色文化,实现以文化带动乡村业态发展,打造乡村全域旅游,以全域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宗艾镇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举办了古镇文化艺术节、民俗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依托万亩杏林独特资源,连续举办杏花文化旅游节,走出了一条“旅游+文化+农林产业”的特色乡村旅游模式之路;2018年3月,《宗艾镇——吃亏是福》在央视纪录片《记住乡愁》第四季播出后,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下一步,宗艾镇将继续做实传统古村落的开发、保护工作,以活动为契机、以古村落为名片,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岁月的洗礼,让宗艾古镇有了历史的厚度和文化的深度,而一代又一代的宗艾人在传承中坚守、在创新中发扬,让文化成风化人,大大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古镇魅力无穷、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