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纸箱堆在地下室、鞋架放在楼道里、小广告死灰复燃、“飞线”充电屡禁不止……一些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家属楼院,往往存在这些问题。
运城市盐湖区东城街道河东西街社区通过组建文明城市创建监督队、召开“小圆桌”会议,让辖区居民成为小区环境治理的主人,解决了辖区一些老旧小区、家属楼院存在的环境卫生等问题。
创建监督员上岗
2022年是运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之年。为营造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河东西街社区在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中,注重激发居民参与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居民做社区环境治理的主人。
位于河东西街社区北阜巷的体委家属院建于1992年,共有居民25户,目前实际居住为16户,居民大部分为老年人和租住户。近10年来,家属院无物业、无门卫,其日常运行维护,大多靠热心楼长刘平珍及两名单元长操持。
去年,经过老旧小区改造,该家属院的面貌焕然一新,但不到半年时间,家属院乱堆乱放、乱拉乱贴的问题又出现了。
“环境卫生问题,归根结底是居民的生活习惯问题。”该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蔡世萍说,由于没有规章制度,邻里之间碍于情面不好意思互相监督,家属院的环境卫生常态化治理目标不能实现。迫于无奈,每隔一段时间,社区就组织志愿者对家属院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
为解决辖区类似的问题,按照盐湖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下发的文件要求,该社区聘任了3名党性强、负责任、乐于奉献的老干部,担任社区文明城市创建监督员,组成社区文明城市创建监督队,督促各小区、家属楼院开展常态化环境治理工作,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该社区文明城市创建监督队队长由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闫槐英担任,队员是老党员林丽珍、王建运。他们三人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贡献力量。
“小圆桌”会议召开
7月23日,文明城市创建监督员正式上岗。在对体委家属院进行监督时,他们发现乱堆乱放、乱拉乱贴的问题后,立即向社区进行了汇报。
随后,由社区党支部组织的“小圆桌”会议,在体委家属院召开。该社区工作人员、文明城市监督队队员、社区网格员、家属院楼长、单元长、居民代表等1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主要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家属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明确家属院环境卫生治理的责任主体、治理目标、治理方式等。
“对于乱堆乱放、乱拉乱贴的行为,大家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有怨言不愿说、有怨言不知和谁说。现在我们上岗了,监督的事,就由我们来管、我们来说。”75岁的闫槐英当场表态。
“小圆桌”会议结束后,文明城市创建监督员召集家属院所有居民,集中清理各家阳台、地下室和单元楼楼道等处堆放的杂物,铲除单元楼楼道、墙面、电表箱上的小广告,收回乱拉乱扯的电线……准备到市场出摊的居民李社红,停下手中的活计,拿起扫帚清扫起家属院的地面。
如今,走进体委家属院,一盆盆鲜花热烈地绽放;楼道间、地下室干净整洁;车棚里的车辆停放有序……86岁的老人郭泰安说:“家属院环境卫生整洁有序了,就再也受不了之前的杂乱无章了。”
针对性整改问题
社区文明城市创建监督员都监督些什么呢?
蔡世萍介绍道,依据运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测评体系及标准,社区针对小区、家属楼院的地面、墙面、空中、花带等拟定了监督细则与整改要求。监督内容主要分三方面:一是公益宣传方面,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居民公约等;二是环境卫生方面,要求楼道、地下室、大院等处禁止乱堆乱放,路面没有破损、坑洼、污水等问题,绿化带内不能有杂物,墙面没有乱贴乱画、破损、斑驳、不整洁等现象;三是公共秩序方面,禁止车辆占用消防通道、乱停乱放等,杜绝电线私拉乱扯、“飞线”充电等,禁止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行为。
社区文明城市创建监督队对辖区的18个小区、家属楼院制定了巡查路线,不定时突击检查。对于问题严重的小区、家属楼院,监督队将召集居民等召开“小圆桌”会议,以调动全体居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连日来,文明城市创建监督队先后在宾馆家属院、军乐苑小区、农校家属院等处召开了“小圆桌”会议,就小区(家属楼院)的环境卫生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时间。
一次,监督员在宾馆家属院巡查时,发现一位居民在楼道内炒菜,整个楼道弥漫着油烟味。该居民解释说,由于家里的油烟机出风通道堵塞,只好将灶具搬到楼道上。社区监督员、工作人员和小区负责人,从安全、环保等方面对其进行劝导。最终,该居民将灶具搬回了家。
“世萍啊,这几天我看见社区的老党员、老干部带着居民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行为,效果很好啊!”居民李红梅在微信上对蔡世萍说。
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