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深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 >> 文章详情
偏关县农村“创星”开花结果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2-11-09      阅读数:683
《文明山西》周刊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忻州市偏关县以“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为载体,通过创星、评星、追星、当星,让乡风文明有“镜子”可照、有“标尺”可量,努力营造人人以“星”为荣,创“星”争“星”的浓厚氛围。全县共有150个行政村,目前,134个行政村已完成评选,共评选出星级文明户2968户,其中128个行政村2180户“星级文明户”已完成挂牌工作。

  坚持试点先行,找寻“创星”方法。全县在8个乡镇按照30%的比例选取了45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先行开展评选工作。各试点村在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按照群众自评、小组评议、道德评议会审议、村级审定、张榜公示等工作流程严格开展评选工作,严把评选标准,确保“星级文明户”评选结果公平公正。5月13日,在第一个评选完的试点村窑头乡沙圪旦举行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星级文明户”授牌仪式,县、乡、村三级领导为评选出的21户“星级文明户”颁发了荣誉证书,并深入“星级文明户”家中为其挂牌。试点村的先行开展为全县“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找到了方法,确保了“星级文明户”创评在全县全面顺利铺开。

  丰富创建活动,激发“评星”热情。各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号召鼓励村民积极参加疫情防控、护林防火、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对积极参与的农户赋星加分。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读书交流、文艺表演、理论宣传、政策宣讲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的积极性。

  优化结果运用,增强“追星”动力。各行政村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建立星级文明户评比管理台账,将评星等级与优惠政策、奖惩机制等挂钩,对达到标准或者违反标准的行为,及时作出对应6类加分项或4项一票否决的差异化管理,在“爱心超市”置换物品、评优评先、公益性岗位等方面给予倾斜,充分激发农户争当“星级文明户”的热情。对“星级文明户”实行“非终身制”管理,原则上每年进行动态调整,根据日常文明行为给予加星或减星。通过动态管理,既给“星级文明户”上了“紧箍咒”,又让“星级文明户”有了“奔头”,有利于促进“星级文明户”创评的常态长效。

  强化舆论引导弘扬“当星”风尚。为配合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编写了《文明实践树新风》快板及《移风易俗口袋书》,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爱党爱国、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勤俭节约、勤劳致富等优良风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与创新社会治理有机融合,以文明创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积极推动乡村振兴,不断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凝聚广大群众,激发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同时在“偏关你好”微信公众号、山西画报忻州记者站等各类媒体对“星级文明户”创建成果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向标杆看齐,积极主动倡导文明新风,争当“星级文明户”,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新动力,巩固提升创建成果。

  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不仅为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也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品质、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各家各户主动参与村庄环境建设,绿化美化家园,改掉了之前乱扔垃圾的陋习,环境美了,村民的精神状态也好了。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了全县农村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加快了偏关县广大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工作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水平。

(偏关文明办)

责任编辑: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