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深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 >> 文章详情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晋城篇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2-11-11      阅读数:683
《文明山西》周刊

微信图片_20221111104315_副本.jpg

 阳城县演礼镇共绘乡风文明新图景——

    弘扬德孝文化 打造“杏福演礼”     

阳城县演礼镇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德孝文化建设为依托,大力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相传,“演礼”是周朝时县邑演习礼仪的地方。近年来,阳城县演礼镇大力传承弘扬德孝文化,致力打造“杏福演礼”文化品牌,共绘乡风文明新图景。

  一是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农民夜校等渠道,邀请党校教师等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创新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制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百姓生活,广泛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深化“道德讲堂”建设,持续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弘扬新乡贤文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三是依托千亩仁用杏特色产业,以花为媒,成功举办第一至十二届杏花节和阳城县第五届农业嘉年华活动,通过踏青赏花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打造“杏福演礼”文化品牌。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各具特色的文艺表演等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四是持续深入推动移风易俗、深化婚俗改革。村规民约是法宝,乡风文明有保障。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作用,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孝亲敬老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进一步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五是大力推进文明创建。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扎实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以爱党爱国星、勤劳致富星、诚实守信星、孝老爱亲星为基础星,全镇评出星级文明户,并进行挂牌上墙。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目前全镇13个行政村全部荣膺文明村。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时代新人”等活动,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献义村积极探索“以孝治家、以德治村”基层治理模式,“家庭和、村风正、社会稳”的风气日渐浓厚,被评为“全国以孝治家试点单位”。

  “每天一顿孝心饭、每月一次敬老饭、半年一次祭祖饭、一年一次团圆饭”,饭桌上畅谈心声,拉近了距离,亲如一家。献义村连续35年坚持举办“敬老爱老孝老”重阳节表彰大会,评选出“敬老光荣家庭”等先进模范,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建设和谐德孝家园。村党支部每年为60周岁以上老人过生日大寿(逢整10岁),为他们照相、做寿匾,倡导老人子女回家团圆,为老人敬寿茶、送祝福、唱生日歌,同时倡导子女做到“十个一”:做一顿孝心饭,洗一次孝心碗,洗一次孝心头,扫一次孝心院,洗一次孝心脚,梳一次孝心头,说一句暖心话,陪妈妈唠叨一小时,陪爸爸看电视一小时,陪父母走路一小时。

  今日献义村,打造德孝文化实训基地、新建德孝文化广场以及白龙山生态田园综合体,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孝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郭霞霞)


高平给垃圾安“家”——

定时定点投放

12860464_dc284974-9b8e-4e92-ab31-37f81235816a.JPG

今年以来,高平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进小区,让垃圾分类的“新时尚”逐渐成为辖区居民的“新日常”。

  在康达苑二期小区,新设置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驿站干净整洁、格外显眼,工作人员正在对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垃圾桶进行深度清洁。

  据悉,今年高平市在市区公共场所新建13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驿站的基础上,在金桥佳苑等9个小区新建13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驿站,进一步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驿站的覆盖面,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截至目前,高平市已累计完成30个小区、41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驿站的建设,全力打造生活垃圾“投、收、运”闭环链条模式,让各类垃圾都有自己的“家”。

  (李金莎 郭少宇)

晋城市城区黄华街社区——

开展环境整治 创新管理机制

  今年,晋城市城区黄华街社区为老百姓办的最重要的民生实事就是老旧小区改造。

  改造之初,党员干部与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整治工作中,集中对小区内随意堆放垃圾、乱贴小广告、乱搭乱建等问题进行整治,掀起老旧小区改造热潮。

  老旧小区改造以来,社区组织小区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居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中来,激发小区自治内生动力,同时,及时统筹协调,确保小区改造顺利进行。

  9月,黄华街小区基本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目前已进入到了品质提升阶段。社区党支部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进行了大量调查和走访,逐一进行记录,建立起“破旧雨棚档案”,宣讲政策法规,鼓励住户主动拆除清理。随着改造过程的不断深入,小区环境整体上有了明显提升。清理只是治标,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才是治本。专项清理行动后,社区将安排专人进行定点管理,强化日常巡查力度,同时做好政策法规解释和宣传工作。

  黄华街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完成后,新增了休息座椅,这里也逐渐成为了居民的聚集地,不少居民只要有空就会在花园里坐坐。“以前这里没有座椅,很多时候就在门卫室旁边的屋子里站着聊天。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完成后,花园里铺上了塑胶走道,两侧新增了座椅,在这里坐着聊天,心情都会好很多。”该小区的一位居民说。增加了座椅,小区环境大变样,越来越多人愿意走出家门,还有很多人带孩子在花园里玩耍、休息。

  (常雅丽)

责任编辑:梁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