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深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 >> 文章详情
阳泉市城区小阳泉南社区:乐享银龄 为老人幸福“加码”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4-10-29      阅读数:683
《文明山西》周刊

  为满足辖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养老”变为“享老”,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小阳泉南社区继续健全、完善、充实“银龄行动”服务内容,体现对老年群体的关心关爱,推出一系列“宠老”服务,倡导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新风尚,力争使辖区老年人从“养老”到“享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银龄关爱,守护老年人健康。为普及健康科普知识,更好地关爱辖区老年人身体健康,小阳泉南社区联合市三院心内科、市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站、爱心企业、医养康复医院、宁喜堂中医馆、庆鸿口腔医院等医疗单位分别开展“银龄科普进社区”活动。专业人员为辖区居民进行心肺复苏知识讲座、讲解日常保健养身知识,介绍营养膳食的重要性及健康饮食的做法,倡导老年人注重健康管理,遵循科学的生活方式,注意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饮食质量,促进身心健康;邀请中国人民保险政企服务部专业人员为老年人免费进行心电检测,结合综合健康检测报告,对炎症指数、心电检测结果、疾病风险、健康指标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健康指导。活动持续约2小时,共为60余位居民进行了心电检测。为更好地服务辖区老年人,让老年人提前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小阳泉南社区卫生服务站还与辖区65岁以上600余名老人签约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服务站医务人员定期入户探访,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上门为老人进行常规体检,同时为其家庭成员提供日常护理培训、健康咨询指导和义诊服务。

  入户走访,提升老人幸福感。小阳泉南社区联合阳泉市实验小学开展“走访关爱困难老人”活动。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学校师生与老人亲切交谈,了解困难老人生活状况及困难需求,询问身体情况,促膝倾谈,嘘寒问暖中将关爱之情传递给老人,并为老人送上米面油等慰问物资,让老人感受关爱和温暖;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定期开展“爱心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独居老人清洗厨具、整理房间、嘱咐老人注意用水用电用气安全,以实际行动改善老人居家环境,不断提升“小南帮办”志愿者影响力,让老人真切体会到社区是居民温暖的“家”。绿矾沟小区老人商师傅长年累月捡拾垃圾,导致屋内堆满了旧家电、破旧被子、废纸箱等各种垃圾废品。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将屋内的垃圾分类整理,把纸箱、废报纸等可回收垃圾,对接废品收购人员处理并帮助老人兑现,用“小关爱”托起老人“大幸福”。

  关爱老年人,反诈意识入人心。小阳泉南社区联合山西银行南大西街支行在绿矾沟小区开展“关爱老年人 反诈意识入人心”家门口便民服务。社区、银行工作人员、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关爱重点人群 谨防诈骗”宣传折页100余份,向辖区居民宣传养老诈骗套路、销售虚假养老产品、“投资理财”骗局、“低价旅游”骗局、虚假代办养老保险、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诈骗种类及防范常识,让老年人充分认识到新型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今后社区将继续联动辖区资源力量,开展常态化和多样化的便民服务活动,组织开展老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反诈防骗 敬老助老”系列活动,进而提升辖区老人的反诈防骗意识,同时激发青年志愿者参与“敬老助老”活动的积极性,给辖区老人送上力所能及的帮助,努力营造和谐稳定、敬老为老的浓厚氛围,倡导关爱老年人社会风尚,将为老服务延伸到每一位居民身边。

  邻里互动,提供享老服务。为丰富辖区老年人文化生活,在重阳节、便民服务等活动中,联合谦益源物业公司开展“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饺子宴活动,同时开展“贴鼻子、送乒乓球回家”等趣味游戏;在“礼赞国庆展风采 讴歌金秋谱华章”活动中,联合社区社会组织“俏夕阳舞蹈队”“为老助残服务队”“慧生活文体健身队”进行了舞蹈、太极拳剑扇等表演,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老年人搭建了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区生活的温馨与快乐。每到周一周三周五排练时间,大家就带着乐谱和歌词本,来到排练室练习。每周二周四戏曲爱好者排练。社会组织梨园剧社戏剧协会、银发合唱团、太极拳剑扇队活动丰富,定期排练;绿矾沟小区增设的老年人活动场地“银龄乐园”,社区“银龄驿站”成为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百行孝为先,老人健康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通过系列“银龄关爱”行动,弘扬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给老年人提供了更多关心体贴,点亮“银龄”生活,辖区人情味更浓了,更是发挥出了邻里守望的作用,老年人“幸福指数”节节高,为辖区老人晚年幸福生活增色添彩。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将逐渐探索精准专业的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的“养老”生活逐渐转变为“享老”生活。

  (宋林梅)

责任编辑: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