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小阳泉南社区将“小南帮办”作为志愿服务主场景、主阵地,积极开展理论宣讲、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闻宣传、意识形态等工作,倡导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真正实现活动进社区、服务遍社区,爱心暖社区,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群众的幸福家园。
理论宣讲,以“学习”凝聚力量。以“机制”汇聚人心,成立了创建文明社区领导小组。以“三会一课”为载体,积极探索“三针对”学习法。通过集中互动式学习,强化党员学习互动交流,形成比学赶超、争做合格党员的浓厚氛围;上门帮扶式学习,让“居家型”党员有“盼”;以“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的模式,对行动不便老党员,采取“上门送学”的方式,面对面开展学习交流;线上“跟踪式”学习,充分利用网格微信群、学习强国和党员网等线上优势,实时推送更新党的知识;定期邀请新时代志愿宣讲师开展理论宣讲,将党的精神“搬”进小区里,“送”进寻常百姓家。
文明实践,以“品牌”激活活力。汇聚“一站十队”志愿力量,利用每月5日开展“5”来作贡献·便民服务日活动,整合辖区资源,联合阳泉市红十字会、城区总工会、城区科学技术协会、城区自然资源局、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形成协同效应,让家门口的便民服务提档升级,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中达到“文明实践聚合力 志愿服务暖民心”的效果;制作《汇聚志愿红 建设幸福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传版面,图文并茂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志愿者在环境整治、“小南帮办”关爱困难群体、“在职党员进社区 爱心点亮微心愿”等便民服务活动。2024年截至目前,与30余家单位联合开展了1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其中12次集中性便民服务。
意识形态,以“思想”传递能量。充分利用居民群、微信朋友圈平台,进行正确引导,传递身边正能量。在每月的指导任务、激浊扬清、书记新闻跟评工作中,宣传党的好政策,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等正确舆论导向,宣传公民道德思想建设工作,推动意识形态具体化、鲜活化;利用“漾泉之声”小喇叭向辖区居民循环播放小区模范、善行义举先进事迹;辖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展板随处可见,使辖区居民随时接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媒体报道,以“宣传”弘扬正能量。在巩卫创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及时总结社区亮点及品牌工作。2024年截至目前,分别在山西日报、山西新闻网、阳泉日报、阳泉晚报、文明山西网等媒体共报道175期。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以“榜样”树立新风。积极开展“推行善行义举榜、传递身边正能量”活动,营造“好人就在身边”的浓厚氛围。推选商广畏、商允温等小区模范,倡导“奉献就是快乐”的精神,把“好人盆景”打造成道德风景,形成精神文明“森林效应”;2024年,“礼赞红五月·致敬劳动者”记者行活动中,阳泉市总工会授予社区“劳模社区”,以10位劳模作为身边榜样,引导居民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观念,营造崇尚劳动、尊敬劳模的社会氛围;不断健全完善社区“快乐阅读”便民服务圈,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推进读书学习日益常态化、规范化。
阳泉城区上站街道小阳泉南社区将继续擦亮“小南帮办” 品牌,创新“五门行动”工作法,常态化开展助学、助医、助困等形式的微帮互助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将居民需求与“小南帮办”服务内容相融合;汇聚“一站十队”力量,搭建服务平台,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探索“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流程,通过共建互享、资源整合、在职党员进社区、用爱点亮微心愿、结对帮扶困难党员群众;开展“善行义举榜”向身边好人学习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志愿队”作用,放大“社区+”效应,以老年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打造“社区+物业+养老”的服务模式,让居民感受到便利和温暖;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打通服务阵地,把原有资源用好用足,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夯实文明实践工作。
(宋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