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深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 >> 文章详情
阳泉市城区龙躺梁社区:培优培育“法律明白人 ” 让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4-12-10      阅读数:683
《文明山西》周刊

  “法律明白人”是化解矛盾纠纷、加强诉求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信息收集员”“法治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治理协管员”的作用,他们用心用情帮助居民化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解决了居民一件又一件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近年来,龙躺梁社区调委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发挥“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在辖区开展全方位、精准化、精细化的志愿服务,真正做到服务居民“零”距离。

1.jpg

  “法律明白人”培训,为基层队伍“充电蓄能”。龙躺梁社区调委会邀请人民调解员冯君芬就如何有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为社区的“法律明白人”进行培训,冯君芬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纠纷,深入的讲解了调解技巧和方法,包括如何倾听当事人诉求、寻找合适的调解切入点以及营造良好的调解氛围等,帮助“法律明白人”在今后面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此次培训,得到“法律明白人”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能,也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积极发挥“法律明白人”的作用,做法律法规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以及基层治理的“协管员”,带动身边更多的居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jpg

  “法律明白人”调解,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在日常生活中,邻居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却可能引发大矛盾,从而影响社区的和谐稳定。今年9月,一起涉及邻里纠纷的案件令人印象深刻,双方因卫生间漏水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执,甚至一度引发肢体冲突,人民调解员武俊红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她没有急于判断谁对谁错,而是先安抚双方情绪,并劝说道:“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什么问题我们好好商量,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的。”经了解,针织小区的居民赵师傅发现楼上卫生间漏水,污水从天花板上流下来,赵师傅第一时间找到楼上,与楼上住户徐师傅沟通,徐师傅表示其卫生间的地是干的,没有任何渗漏现象,建议自己查找漏点。两家多次沟通未果,在管道漏水问题上各抒己见,互不退让,导致矛盾激化。人民调解员武俊红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理念,利用“小板凳”调解法进行现场调解,首先与居民坐一条板凳,真心实意“坐得下”,大家才会“愿意说”“说得开”“说得实”。多次沟通后组织两家坐到一起协商解决,通过“背靠背”“面对面”调解方法进行劝导和化解,让双方自愿接受调解。随后调解员及时联系专业人员打压测试,初步判断为下水管破损,地面防水出现漏水的情况。经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1.jpg

  用心普法,做居民身边的“法律明白人”。“法律明白人”自己“明白”是基础,居民“明白”才是关键。龙躺梁社区的“法律明白人”会定期入户走访宣传,与居民唠家常,了解他们的烦心事,从法律角度为居民出谋划策,通过“聊天问答式”提升居民的法治思维,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了精准普法。同时社区的微信群会定期推送法治案例,特别是涉及民间的借贷、婚姻家庭、抚养赡养、财产继承等普遍关注的问题,让法律常识在生动的案例中得到普及。不少居民表示我们原来对遗嘱继承、离婚冷静期、家暴等基本法律常识知之甚少,现在都明白了许多。

  在辖区出现过一起赡养纠纷,老人子女互相推诿、疏于照顾,导致老人生活无着落。了解情况后,及时与老人子女取得联系,从法理、情理两方面着手,引导换位思考,经过多次劝解,老人子女表示将共同履行赡养义务,均担各种费用。作为“法律明白人”,在处理矛盾纠纷时不仅要通过打感情牌、讲人情关系来处理,更要以法律为依据。

  龙躺梁社区将继续深入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持续把好甄选关、培训关、使用关,让“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矛盾纠纷、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排头兵”作用,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苗臻)

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