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扎紧党群干群间的精神纽带,提升辖区群众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阳泉市城区北大街街道青年路社区三管齐下用好四个平台、搭建四个邻里圈、践行四心服务三项举措,共同营造出社区治理之美、邻里和谐之美、服务贴心之美、环境宜居之美。
用好四个平台,聚合共建力量。青年路社区积极摸排辖区闲置场地,走访了解房屋产权用途,主动对接驻地单位,从而争取到更多为民服务阵地,补足了社区因阵地欠缺导致的活动成效开展受限的实际。充分用好“社区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区党群服务站”“社区幸福养老服务站”四个平台。在强化理论学习、文明素养提升、协商议事助推小区治理、开展专业养老服务等方面发力。青年路社区党委牵头,依靠“两代表一委员”、驻地单位等力量,主动拓圈交友,将区域内及区域外的资源都整合调动并精准运用,特别是居民需要和喜欢的就餐、休闲娱乐、才艺培训、学历提升等,通过参与活动兑换服务,努力做到清楚居民需求、主动连接资源、积极回应需求,真正通过服务让居民愿意主动参与小区治理,让小区治理的“观望者”变成“决策者”和“施策者”。
搭建四个邻里圈,做实小区治理。青年路社区通过搭建社区与驻地单位、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居民与驻地单位四个“邻里圈”,不断增强辖区凝聚力,共同营造和谐之美。社区党委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将驻地单位的阵地、人力、物力等资源都充分整合运用起来,服务社区治理。结合“5”来做贡献,便民服务日的开展,通过常态化的网格入户,整合当前居民最紧要解决的问题,对接相应的服务单位,每月开展为民服务实践活动,切实打造“一站式”民呼我应的服务。结合小区党群服务站的建设,通过协商议事、文明实践、文娱活动等,让居民之间见面多一点、关系近一点、彼此亲一点,遇到事情邻里互帮互助、遇到问题商量解决,让居民真正心回到小区,作用发挥到小区。通过理论共学、活动共办,让驻地和就近的居民熟络起来,驻地单位的图书阅览室、健身房、文化活动室、夜间闲置的停车位等供居民使用,居民在转圈遛弯时帮着驻地单位发现安全隐患,记录好人好事,双向互动、彼此奔赴,让辖区内的资源活起来、力量举起来,小区治理强起来。
践行四心服务,助推高效治理。党建引领筑“初心”,精准服务强“细心”,老幼服务靠“诚心”,文化活动赢“民心”,青年路社区践行“四心”服务,聚合共建力量,助力小区治理。秉持“初心”,青年路社区党委依托社区党校,积极凝聚驻地党组织资源,通过开展专业讲师引领学、指尖党课自主学、阵地课堂现场学、行走实践灵活学,组织辖区驻地单位党员、社区在管党员、在职党员与社区居民共学,唤醒心、凝聚共识,为小区治理提供强大的治理力量。恪守“细心”,用好小区党支部及小区党群服务站,紧紧围绕群众需求,按照不离社区就近活动的原则,分网格对辖区内闲置的场地进行摸排并建立台账,大力发展培育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困难家庭等特定群体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扎紧党群干群间的精神纽带,不断提升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通过细心服务。满怀“诚心”,靶向开展服务,幸福“一老一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居民参与为动力,以居民满意为准则,特别是结合占到社区常住人口31.96%的老年群体和两所学校近5000名青少年的养老和成长需求,按照“拓展阵地、调查摸底、完善服务、建立机制”四个环节,开展专业为老服务和助力青少年成长服务。凝聚“民心”,结合社区居民文化素养高、经济条件较好,对精神文化生活品质要求高的需求,以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强阵地、组队伍、搞活动三步走,激发辖区共建活力,激活居民自治意识。用好“你好,邻居”等文化活动品牌,通过不断强化文化引领作用,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为小区治理提供内在动力,使“软文明”成为小区治理的“硬支撑”,让文化赋能小区治理,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通过用好四个平台、搭建四个邻里圈、用“四心”服务,真正把青年路社区及社区可利用的的资源力量聚合起来,让社区成为小区居民喜欢来、想再来的“人气打卡地”,让小区成为居民住得舒心、活得开心的“邻里大本营”,“青力•亲邻”的为民服务品牌逐步深入人心,真正实现人和资源聚起来,小区治理实起来更强起来。
(苗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