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8号楼电梯坏了”“有居民在小区广场遛狗不牵绳”“网格员到辖区商户进行安全排查”“居民来咨询党员关系交接事宜”在瑞康社区网格员的网格工作日志里,密密麻麻写满了“责任田”里的大事小情。
自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瑞康社区创新社区治理举措,“民情日记”成为了连接社区与居民的桥梁,社区坚持以“民情日记”的方式书写民生温暖,多维度听民意、解民忧,深入落实好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办好民生实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访千家入万户,用脚步丈量民情
瑞康社区辖区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63人,共划分4个网格。为了更深入地掌握社情民意,更好地为辖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社区网格员每天都会到辖区里“走走”,和群众“唠唠”,对居民家庭、商铺摊位、出租屋和外来人员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动态更新,登记掌握社区民情。
“小李,快帮我们想想办法吧,楼上漏水把我家都给淹了。”日前,瑞康社区网格员李娜在走访中发现,楼上因水管破裂,导致家中跑水,楼下住户被淹,李娜立即将居民们反映的问题统一详细记录在“民情日记”上并联系桃北物业,在最短时间内为居民解决诉求。
瑞康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启红介绍:“搜集民意,不能光待在办公室里,每天上午10点、下午3点,网格员都会到小区里转一转,在那儿遛弯的居民最多,也最能发现问题。”他们沉浸在小区的各个角落,走在居民中间,每名网格员每天至少走访10户,通过“记”的手段,达到“办”的目的,最终推动事情的顺利解决。
有回应有着落,用实干赢得民心
瑞康社区牢固树立“群众无小事,事事为群众”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党建网格工作优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从实际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感谢社区帮助协调解决了燃气问题,不然我们没法做饭。”瑞康小区4号楼有部分住户一直未通燃气,社区书记、网格员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情况,并及时和相关职能单位沟通,共同协商解决燃气接通问题。经过市住建局、市住房保障事务中心、瑞康社区、桃北物业等各职能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终于解决了4号楼无燃气使用问题,让居民们告别了用不上燃气的烦恼。
网格员在走访中,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在促膝长谈中摸清群众心里的真感受,真正让“民情日记”成为解民之忧、顾民之盼、纾民之困的“金钥匙”。
解难题出点子,用行动助民纾困
小胡说事、清瑞课堂、多彩便民服务卡、小区广场议事角……一件件便民举措在瑞康社区遍地开花,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因此得到满足。
“有事情找网格员,有需求也找网格员,成为我们大家的一种共识。”社区居民于阿姨说道。1号楼网格员李佳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独居生活的于阿姨上下楼行动不便,网格员便将这件事如实记录在“民情日记”本上,并向于阿姨发放多彩便民服务卡,这张便民服务卡上正面收录了网格员、物业、水电暖、医院等一系列便民服务热线,背面清晰标注了办理低保、公租房等事务的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通过一张小小的卡片,使居民在遇到问题找得到人、找得对人,能够“对症下药”并且迅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2024年依托“民情日记”这一载体,收集记录群众意见建议100余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56个,真正做到将社情民意记在本子上、挂在心头间、落在行动上,充分发挥社区作用,真正成为居民的社区之“家”。
“民情日记”不仅是一种记录方式,更是一种行动承诺。它以“记”为起点,以“办”为终点,始终围绕着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实际行动,让居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工作不息,日记未完,幸福社区的治理之路,永远在路上……
(苗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