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公司被称为小区管理与服务的“三驾马车”,物业管理委员会是“三驾马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物业管理委员会规范化建设一直是社区治理中的重点与难点。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五号桥社区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探索实践,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委员会的自治作用,推动“三驾马车”形成“1+1+1>3”的合力,提升小区治理精细化水平,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邻聚力”助力小区改造焕新颜
2005年建成的康居苑二区环境整洁优美,但是由于规划建设较早,随着机动车量的增多,原先铺设红砖的小区道破损严重、停车困难、小区门损坏等问题渐渐浮现。
近年来,小区居民要求维修小区道路、解决停车难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小区道路维修需要破土动工,并非朝夕之功,不仅给居民日常生活和出行带来不便,还需要动用大笔的维修基金。作为小区“当家人”物业管理委员会,怎样为居民办更多的实事,怎样解好这个社区治理“方程式”,成为物管会最挂心的事。
2023年3月,在街道、社区的支持下,康居苑二区路面开始改造,物业管理委员会主动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沟通,最终确定小区道路维修的施工方案。
在维修路面的时间里,物管会会每天都安排一名成员到现场进行巡查,与施工方进行沟通,提前部署清障工作,也提醒小区的居民注意出行安全。同时,物管会还积极发动小区党员、热心居民组成监督小组,共同参与工程的监督。
“暂时的不便,换来的是以后的方便!”物管会的付出都被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原先的质疑和不满也变成了理解和支持,道路维修改造的过程中有部分路段需要居民挪车,物管会一个电话,居民立刻就赶到现场,配合挪车。就连施工队的师傅都感叹,在他们接手过的工程项目里,康居苑二区的居民挪车最快,配合也最好,这也使原先预计的工期大大缩短。
原先破损坑洼的路面硬化翻新,小区的环境更加敞亮,居民的生活也更舒心了。沿着笔直平整的主干路前行,两旁是修剪整齐的绿化;2号楼的居民贾先生作为监督小组的一员参与了道路维修的整个过程,他感慨不已:“经过大家的努力才让这次改造顺利完成,让我们的家、我们的小区更加美丽。”
借着小区道路维修的“东风”,物管会打响了小区改造提升的第一战。2023年下半年,康居苑二区对小区停车棚进行了改造,智能道闸安装、楼道门修复、西侧小门更换等多个小区改造建设项目。
党建赋能、激活小区治理“新引擎”
履职三年来,物管会以“硬核”的作风动真碰硬,向小区的“老大难”问题“开刀”,推动解决了小区停车难、充电难、打牌扰民等系列难题,有效维护了小区的平安和稳定,也赢得了广大居民的信任与赞扬。
小区物管会中有多名党龄5年以上的党员,他们当中有居住多年的楼院长,也有热心小区事务、综合素质强的青年人,以身作则,带动其他居民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形成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全新面貌。在党建引领下,康居苑二区成立小区党支部,共同参与小区治理。
“123”架构破解物管会治理难题
多方力量共建治理平台。为进一步汇聚社区居民多方参与共治力量,“邻聚力”构建了“123”治理架构:“1”即南山路街道五号桥为中心;“2”即物业之家、物管会之家,搭建互比的平台;“3”即社区、物业服务、居民三网合一,聚焦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激发社区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在社区层面建立起由法律、物业管理、工程施工、等多个专领域专业人士和居民志愿者组成的社区“智库”,凸显社区治理的多元化。康居苑二区物管会的“出圈”,是南山路街道五号桥社区治理能力的一个缩影,补齐物管会前端“成立难”、后端“监管难”的短板,推动解决小区治理难题,激发社区居民自治活力。
城区南山路街道五号桥社区通过物业管理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和积极探索实践,在小区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物业管理委员会的自治作用,推动“三驾马车”形成更强合力。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邻聚力”治理架构,汇聚更多社区力量共同参与治理,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