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为充分发挥社区调解的积极作用,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五号桥社区利用“一网十员”工作模式,依托“五步”工作法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保障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强化“宣”,提升居民警惕性。社区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普法宣传教育同步开展紧密结合,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向当事人讲解法律知识,以事议法,说事评理,帮助双方当事人分清是非,消除误解,以理服人,起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居民群众遵纪守法和遵守公共道德的自觉性,让居民明白邻里和谐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大家防范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警惕性,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突出“访”,每日走访察民情。社区依托基层治理体系,完善“社区—网格—网格员”三级网格化架构体系,规范划分6个网格,将辖区楼、房、人、事纳入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和作用,网格员每天坚持巡网走访,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民情民意收集,由“坐等上门、被动调解”转变为“主动排查、主动解决”,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了矛盾纠纷激化复杂化。
注重“快”,细致入微除隐患。社区坚持预防为先,抓早抓小,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织密矛盾纠纷“排查网”,组织社区矛盾调解员、网格员进网格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全面排查辖区内突出矛盾纠纷,及时获取信息。根据网格摸排掌握矛盾线索,第一时间开展分析研判,应调尽调,及时就地化解,对于一般矛盾纠纷,当场发现,当场解决。对排查出的疑难纠纷,制定调处化解方案,形成调处矛盾纠纷合力,避免因调处滞后而造成事态扩大,从源头上消除不稳定因素。
落实“解”,多元共治解民忧。通过组织网格员、辖区老党员、“两代表一委员”、业委会成员、矛盾调解员等多方力量协同配合共同发力,深入小区全过程中协助社区调解矛盾纠纷,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十员”服务。第一网格员在日常的排查中得知居住于桂花苑小区的王女士因楼上住户晚回家,影响其睡眠而发生争执,社区第一时间组织上门走访,了解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到矛盾关键点后,组织矛盾纠纷调解员、网格员立即跟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协调。经过多次沟通、耐心安抚,双方情绪有所稳定,社区工作人员又用“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劝导,缓和双方的关系,通过协商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与意见,最终双方达到和解,这件噪音扰民邻里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下一步,五号桥社区将继续发挥社区调解的积极作用,做好居民的“贴心人”,帮助居民做实事,为辖区居民解决更多的实际困难。切实把“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落到实处,创建一个治安良好,邻里和睦的社区。
(苗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