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今年以来,长治市平顺县北耽车乡紧紧围绕全县夯实“三大基础”,推进“四大发展”总体目标,聚焦“千万工程”总体规划,谱写“三个篇章”。
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开启乡村振兴实践“基础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配齐完善。提升“三项行动”工作成果,湾里村至王曲村通路整治3000余米,新建河畔游客平台1处,微景观5处;做好浊漳河水系生态保护,改造提升王曲、安乐、北耽车等沿河村污水管网,同步开展水利护岸治理1000余米;做好生态文化古村落修复,对安乐申家大院、实会王家大院、赤壁戏曲古村持续修缮保护;做好提档升级村建设,北耽车村和实会村配套了游客接待中心、文旅广场、篮球场等便民场所;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工作,新建公厕12处,改建户厕220余户,提升群众幸福感;配套推进南线旅游公路建设,布局全域水乡游最美一段。
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开启乡村振兴实践“产业篇”,布局特色产业格局,夯实全乡发展支撑点。建设优质农产品种植示范点,推动淜头沟精品小米、湾里优质棉花、王曲麒麟西瓜、赤壁河畔小麦、实会甘甜红薯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道地连翘主导产业带,提质扩建淜头沟万亩人工种植基地,今年力争形成集约化连翘产业规模;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试点改良全乡100余亩核桃林,培育红皮核桃树品种,打造淜头村淜来好物优质小米品牌,推动农产品优质化发展;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推动群众增收,技改扩容北耽车村水电站,积极宣传吸纳在家闲置劳动力加入帮扶车间、华野漂流、红薯加工厂等企业,依托文旅优势,助推群众自主发展“庭院经济”、民宿经营,多渠道实现集体和群众增收。
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开启乡村振兴实践“建章立制篇”,常态管理焕全貌,针对治理除死角。即时清理,全乡卫生保洁常态长效,如北耽车村坚持执行每日清运垃圾制度;重点治理,围绕324省道沿线、农户房前屋后、种植区、养殖区等区域,全乡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50余次,拆除残垣断壁20余处,清理沟渠15公里,村庄环境明显改善;村民联动,通过制定户下卫生“三包”责任牌,有效落实房前屋后卫生责任;持续做好督查检查,乡党委、政府持续开展卫生流动“红黄旗”制度,强化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推动环境卫生整治走深走实,不断绘就北耽车乡和美乡村“新图景”。
(刘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