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在推进基层治理的进程中,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阳坡垴社区积极探索在“多”与“少”的智慧权衡中,深挖治理内核,走出了一条贴合实际、温暖人心的特色之路,让社区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主动服务“多一点”,被动应付“少一点”,在贴心为民中洞察治理精髓,让社区工作“往心里走”。过去,社区服务多是居民上门求助才着手处理,效率低下、效果不佳。自基层减负以来社区主动求变,网格员、志愿者定期走访,深入了解居民需求。为精准对接需求,社区还通过线上加线下的形式,收集居民反馈,主动推出一系列特色服务,涵盖养老、托幼、就业帮扶等多个领域,真正做到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一是精准收集居民需求。在社区内定期开展问卷调查,依托“邻里微光”小程序,随时收集居民意见。同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深入各小区、楼栋,进行上门走访,与居民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居民在生活设施、文化活动、养老托幼等方面的需求。二是主动创新服务形式。根据居民需求,主动开展多元化服务。针对老年人开设老年兴趣班、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活动;为青少年组织课外兴趣班、学习辅导小组。同时,创新服务方式,利用线上平台,提供线上医疗、法律咨询等服务,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三是提升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定期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邀请专家讲解服务理念、沟通技巧等知识,提升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建立服务评价机制,让居民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进行打分评价,激励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服务。
源头治理“多一点’,末端处置“少一点”,在源头防控中夯实治理根基,让社区工作“往根里走”。社区深知预防胜于补救,将工作重心前置。在安全隐患排查上,成立专业巡查小组,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老旧建筑等,对发现的隐患建立台账,限时整改。一是风险隐患排查。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定期对社区的基础设施、消防设备、房屋建筑等进行全面检查,建立详细的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制定整改措施。二是矛盾纠纷化解。依托社区小牛调解室,成立由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人员、退休干部、律师等组成纠纷调解小组。当居民之间出现矛盾纠纷时,调解小组第一时间介入,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同时,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三是居民参与意识培养。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邻里微光小程序等渠道,宣传社区治理的重要性,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以5来作贡献便民服务日、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活动,为居民提供参与平台,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居民从源头上关心和支持社区治理工作。
创新驱动“多一点”,固步自封“少一点”,在改革突破中焕发治理活力,让社区工作“往新里走”。为打破传统治理模式的局限,社区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利用大数据分析居民需求,精准推送服务信息;搭建智慧社区平台,实现线上办事、远程监控等功能,居民办事更便捷。一是智慧社区建设。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小区入口和主要区域安装智能门禁、高清摄像头,实现便捷出入和实时监控。搭建社区线上服务平台,集政务办理、老年人智能监控等功能于一体,方便居民办事。利用微信群根据居民需求,精准推送服务信息。二是优化管理模式。打破传统部门界限,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遇到问题迅速联动解决。定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社区治理理念和方法,拓宽视野。三是创新活动形式。结合传统节日和社区特色,开展新颖的文化活动。举办“社区达人秀”,让居民展示才艺;开展“邻里共享市集”,促进居民之间的物品交换和交流,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 。
近年来阳坡垴社区在“多”与“少”之间不断摸索、实践,用行动诠释基层治理的内涵,让社区成为居民安心、舒心的幸福家园,也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
(苗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