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深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 >> 文章详情
阳泉市城区青年路社区:清风润社区 三融筑廉基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5-02-18      阅读数:683
《文明山西》周刊

  为更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社区共治共享、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指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阳泉市城区北大街街道青年路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阵地融合、队伍融合、资源融合“三融合”纵到底、横到边,多管齐下强化推进清廉社区建设。

突出阵地融合 建强基层战斗堡垒

  社区设置“廉政会客厅”。“廉政会客厅”作为清廉社区创建的平台,充分发挥基层群众 “意见箱”、党纪条规 “宣传厅”、反腐倡廉 “预警室”的作用,收集民情线索、开展谈心谈话,让廉洁从政、廉洁奉公、廉洁自律的意识根植于党员干部心中。同时社区党委定期召开问题通报会,通报省内党员干部近期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醒大家早预防、早纠正。

  社区建强“微阵地”。依托网格阵地、“微网格员之家”、红骑驿站等,在每个网格设立“廉情工作站”,聘请退休党员、驻地单位在职党员等担任廉情网格员、廉政监督员,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收集社情民意,帮助居民办实事办好事;组织廉政网格员开展“半月谈”行动,以提议、说需、辩论的方式,倾听民意、汇聚民智、解决民忧。

  社区设立“清廉小游园”。与驻地单位市委党校共驻共建,依托新时代主题思想游园,将廉政文化植入其中,随处可见廉政文化元素。同时小游园内还设置“廉心亭”,两副对联道尽“廉”的真谛,让廉政文化深入人心,切实起到警示教育的效果,大力营造清风润社区、廉韵沁人心的廉洁氛围。

突出队伍融合 持续强化基层力量

  用好网格联动队伍。青年路社区党委全面探索“党建+网格”模式,按照“一格一员网格化管理、一居一站全方位监督”的方式,以小区为单位,将驻地单位、在职党员、志愿者等多元力量整合下沉小区网格,通过划分管理片区、建立微网格员微信群等具体措施,把管辖区域“化整为零”,建立社区“廉政微网格”33个,主动开展社情民意收集、民生事项代办、矛盾纠纷化解、平安建设巡逻,协助解决基层社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热点问题,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党建联建、治理联抓、服务联促的“大党建”联动格局。累计走访群众2000余户,收集矛盾纠纷、民情诉求、安全隐患等问题15件,解决居民困难30余件次,发现问题处理率达到100%。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盈、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建强志愿服务队伍。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发力原点,整合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阳泉宾馆等驻地单位的在职党员等志愿服务队伍资源,广泛挖掘党员中心户、在职党员、在校学生、青年等组建“常青藤”“领航员理论宣讲”等5支志愿服务队,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我们的节日”“‘5’来作贡献 便民服务日”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文化娱乐、卫生健康、文明劝导、环境卫生等多形式、全方位的集中示范志愿服务活动。截至日前,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受益群众约2000人。

  建优“三员合一”队伍。青年路社区规范“三务”公开,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廉情监督员”“三员合一”队伍作用,针对社区小微权力运行进行实时动态监督,通过廉洁会客厅、小区党群服务站、党员监督互“廉”网和居务监督物“廉”网等多种方式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能效提升、安装电梯、安装集中充电桩等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对社区大病医疗救助、低保申请、临时救助、残疾人、公租房等民生政策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督,使民生政策应享尽享、应退则退动态管理,切实保障受助群众利益。

突出资源融合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聚焦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建立群众需求、服务项目、资源供给3张清单,依托“社区党校”这一平台优势,创建“党建+服务”工作模式,推出“代办式”跑腿服务、“即办式”指尖服务、“家园式”志愿服务、“跟踪式”桑榆服务、“陪伴式”帮办服务等一系列服务载体,为辖区不同类型各类居民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精准服务,推动党建引领优化服务水平。

  整合文化资源。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利用社区“清风书屋”,组织辖区青少年通过故事分享的形式,了解身边以及古今中外奉公廉洁的真人真事,将“敬廉崇洁”的理念根植于心,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定基础。同时,聚焦清廉文化建设,青年路社区党委倡导多样化开展清廉文化活动,把清廉文化建设融入具体的文艺活动中。以传统书法“写廉”、以丹青妙笔“绘廉”、以非遗剪纸“颂廉”、以传统节日“倡廉”。青年路社区党委通过居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诠释清廉文化,实现清廉文化更加具体可感、深入人心,让清廉之风惠及群众,营造了和谐清朗的社会氛围。

  撬动社会资源。深化“五级架构”社区治理共同体,以社区党委为桥梁纽带,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依托认领“微心愿”、在职党员“四双”服务机制、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以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全面化解纠纷矛盾为目标,选优配强社区兼职委员3名,吸收辖区内社会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爱心企业等社会资源包联网格小区,主动开展民情信息收集、居民事项代办、矛盾纠纷化解、结对帮扶慰问等工作,累计收集问题意见20多条,解决居民困难30余件次。

  (郝丽娜)

责任编辑: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