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近年来,吕梁市临县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阵地盘活、活动开展、机制建设,有效解决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哪干”“怎么干”“常态干”的问题,全覆盖推动和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文明实践聚人气、接地气、有生气。
聚焦阵地盘活 解决文明实践“在哪干”的问题
优化提升全域实体阵地。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家长学校等阵地资源,初步建立功能完备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建成1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3个所、500个站,2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实现“三级组织”全覆盖及“五有”目标,各所(站)均配备1至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日常工作。
创新拓展线上新型阵地。在“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小程序,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优化“点单—接单—派单—评单”的志愿服务流程,为群众提供各类志愿服务5700余人次,好评率90%以上。创新开办线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2020年至今已举办57期,观众互动5余万人次。
升级打造廉洁文化阵地。建成湫河廉政文化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成为山西省首批廉洁文化阵地,涵盖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宣传优秀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关爱服务等多种功能。目前,已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20余场次,吸引群众26000余人次;在碛口镇(毛主席东渡黄河遗址)成功打造“临县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基地”。
创新活动开展 解决文明实践“怎么干”的问题
以传播党的声音为重点开展“六传六习”。组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台,2024年创新方式开展“六传六习”(传思想,习最新理论;传政策,习典型案例;传文明,习中华文化;传知识,习先进科技;传健康,习良好习惯;传生态,习绿色低碳)活动19场,参与群众近7万人次。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孵化特色项目。连续两年开展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双晒双评”展示交流活动,目前已培育比较成熟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20余个,比如:文明捡拾、一刻钟宣讲、共读一本书、法进万家等。近年来,临县志愿者协会被评为吕梁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县志愿者协会主席樊永峰被评为吕梁市十佳志愿者。
抓实机制建设 解决文明实践“常态干”的问题
建好重点领域志愿服务队伍。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14支重点领域志愿服务队伍。注重发挥本地道德模范、文化人才、公益人士等头雁作用,发展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队伍700余支、注册志愿者7.1万余人。
建立挂点联系督导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党委意识形态、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及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县级领导挂点联系各基层所(站),督导阵地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每年至少开展1次工作量化评估。
激发道德模范引领效应。持续开展“五大创建”,大力选树培育各类道德模范典型,做好宣传、礼遇、帮扶等后续工作,推动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近年来,临县获“山西省县级文明城市”命名;获评“山西省文明家庭”2个,“吕梁市道德模范”6人,吕梁市“新时代好少年”11人,成功创建山西省文明单位3个、山西省文明村镇7个,山西省文明校园3个。
(木 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