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2019年我新调到一所学校,几天后的课间,一个学生拿着一本名为《城市以南》的诗集来到我身边,怯生生地问:“老师,我发现有本诗集的作者与您的名字一模一样,这是您写的吗?”我微笑着点点头,这个消息在全班迅速传开。第二天上课,我发现有不少学生买了这本诗集,眼神里闪着激动的光。我脑海里闪现了一个念头:给学生讲讲儿童诗吧。从那时开始,我与学生开启了一场诗歌之旅。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语文教学进度,也有不愿把个人喜好强加给每个学生的原因,我并没有系统化开展童诗教学,而是利用社团时间带着有兴趣的学生读一些诗歌,同时尝试创作一些作品。一周两三次,也许在教室的讲台边,也许在操场的某个角落,也许在校园的大树底下——懵懂或赞叹,皱眉或欢笑,各种场景围绕着我们。这期间,学生写的童诗陆续在报刊发表。一名学生这样写《窗外的树》:“窗外的树,弯弯曲曲,长了长长的头发,卷住了小鸟的一家。”另一名学生写的《操场》是这样的:“操场,是一张画纸,我们就好似那支画笔。凹凸的地面,是我们跌倒的痕迹。五彩的跑道,是我们的欢声笑语。”
这些作品充满着童真童趣、奇思妙想,学生在读诗、写诗过程中收获了兴趣和知识,也收获了自信和能量。
2020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学生只能坐在电脑前听网课,过着一种似乎有些慵懒的生活。我觉得要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为,于是选编了亲情、校园、童年、爱国等主题的童诗作品给他们阅读。同时,我开启了系统的“语音儿童诗”课程,从童诗创作的素材、表达技巧以及最重要的思想情感进行分享。不久,一篇篇学生创作的童诗纷纷而来,特别是抗疫主题的作品很有分量。
这期间,学生一共创作了200多首诗歌,这些作品形式新颖、思考深刻。他们在那段特殊的时间里,在阅读和创作的过程中,汲取着善良、向上、纯真和美好的力量。这股力量也成为帮助学生茁壮成长的精神养分。
在童诗的旅程里我惊奇地发现:童诗给人美好,它用简单的语言把人、事、情、景等元素生动形象、立体鲜活地表现出来;童诗刻画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如同一位美术大师拿着画笔在绘画一般,将作者和读者带入童诗创设的艺术想象之中。童诗是给人新意的,许多时候,一首童诗就是一个伟大的创意,一首童诗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教会学生用不同视角看待身边普通、平凡的一切,然后引发思考和创新;童诗也是给人温暖的,它衬托童心,在学生的视角里,童诗的主题和内容都反映了自己浓浓的情感,这份情感包括善良、热情、向上、乐观、坚强等,这些体验会使学生的内心充满温暖。
经常有人问我:“你带着学生读诗、写诗,是希望他们都成为小诗人吗?”这时我会回答:“读诗也好,写诗也罢,我是想让他们拥有生命的力量。”我一直觉得,童诗教育不只是兴趣课程、文学课程、艺术课程,它更是一门美育课程,这也是现在的学生最需要的。
或许几年的诗歌旅程只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我深信,当他们走在充满真诚、温暖的道路上,他们的未来世界也必定是精彩的。 朱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