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时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时评 >> 文章详情
学子心中的吴伯箫
文章来源:     时间:2021-03-31      

428e0899bd024930ba902b59ac7839ed.jpg 

吴伯箫先生在本文作者的毕业纪念册上题写赠言“巩固已有成绩,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努力”。


      前不久,我读到了一篇文章《课本里的吴伯箫》,内心受到很大触动,记忆之窗再一次开启。我的恩师吴伯箫不仅是语文课本中的发光者,更是深入学子内心深处、影响他们一生的教育工作者,这不仅是我个人,也是当年东北大学(今东北师范大学)一代学子的共同心声。

  我出生在东北,小学和中学所受的都是伪满时期日本统治者的奴化教育,学到的知识很有限。所幸在我1945年即将中学毕业之时,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迅速进入东北。1946年春,来自延安的一批老革命教育家在吉林创建了吉林大学,我有幸考入。但入学不到一个学期,国民党军又攻占了吉林,学校的创建者与解放区来的学生向北转移到哈尔滨和佳木斯,我们这些新生未能随行。国民党军占领吉林后,吉林大学被宣布解散,但仅仅过了一年,吉林又重获解放。记得那是1948年3月8日,我看到吉林大学宣布复校的布告,布告称凡有证件或证明人的学生都可以重新入校学习,就这样,我又回到了吉林大学。没过多久,吉林大学与之前转移到哈尔滨和佳木斯的各类学校合并,改建为东北大学。

  刚组建的东北大学真可谓人才济济,来自延安及各解放区的革命者、教育家、著名作家等都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建设。东北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张如心先生,学校下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学三个学院,文学院的院长即为吴伯箫。在吴伯箫院长的领导下,文学院力邀多位名师大家前来任教,如蒋锡金、穆木天、杨公骥等人。从这些革命前辈身上,我们不仅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更感受到可贵的革命精神。

       1952年我们即将毕业,大家各自准备了一本纪念册,邀请学友在上面留言,以作纪念。一日,我忽然想请吴伯箫院长给我写几句教诲的话,便大着胆子,拿着纪念册来到他面前,他毫不犹豫地提笔写下“巩固已有成绩,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努力”的珍贵赠言。

  吴伯箫老师就是这样,不仅在校时言传身教,即便离校后,他也会给学生以期望与鼓励。我毕业工作几年后调到北京,此时吴老师已经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因为我爱人也在东北大学工作过,曾是吴老师的部下,所以我们来京后一起去看过他老人家;我们在京的几名同学也不时相约去拜访吴老师,但因怕打搅他的工作,多半都会选在年节。这本是学子对恩师应尽的礼仪,是不需要回访的,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我正在家中,忽然,吴老师叩门而入——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竟不辞辛劳来我家予以回访。那会儿从他的住处到我家并没有直达的公交车,他要穿地安门,跨银锭桥,再沿着后海南沿走一大段路……吴老师的谦恭与亲和,令我感动不已。

  吴老师一生诲人不倦,他培养出了不少在教育和文化战线上创造优异成绩的学子,这些学子多数被分到中学与大专院校工作,其中有的成了院校的领导,有的成了教学名师;分配到文化宣传部门的学子,有的成了电视台台长,有的著书立说成了学者大家。当然,还有很多人虽未取得显著的成就,却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在教育教学一线辛勤耕耘几十年,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文革”结束后,吴老师虽已步入老弱多病之年,但老当益壮的精气神不减,他不仅接受了国家交予的多项重任,还担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将吴老师称作“老骥”有一些“大不敬”,但我还是不由地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与他联系起来,况且,“恩师之志,岂止千里”——就在1981年,75岁的他还代表国家出访了万里之外的英国。为文教事业奋斗一生、为培育学子辛劳一生的吴伯箫老师,于1982年秋永远离开了我们,恩师的光与热,不仅永远闪耀在语文课本中,也将永远点亮每位学子的内心。

阿云


责任编辑:华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