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时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时评 >> 文章详情
携手争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文章来源:山西《文明校园》周刊     时间:2021-08-20      

  本报评论员 庞华 网络,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它赋予了每一个人网络话语权,为我们创造了自由交流的空间,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传递信息、交流沟通必不可缺的工具。同时也是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平台。而微信、直播、短视频等数字化新媒体更成为新生一代接触外界事物的主要手段。这就是说,在互联网背景下,青少年通过运用网络将自己的个性展现出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释放出来,于是这些表现形式逐步演变成一种特殊文化——网络亚文化。

微信图片_20210820114441_副本.jpg

  网络亚文化尽管受众范围小,但目标精准,影响深入,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潜在消极的不良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如一些自媒体为获得点赞、浏览率而发布虚假视频和不当言论,对青少年的道德标准形成很大的冲击力。还有一些人出于不良或赢利目的,将各种有害信息散布在网络上,而青少年辨别能力差,难以抵制这些不良信息的诱惑,往往被动吸收。有部分青少年自制力不强,整天整夜沉迷于上网,废寝忘食,或痴迷网络游戏,或痴迷网络聊天,忽略了读书和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往。不难看出,消极的网络不良亚文化,严重影响到青少年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的青少年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所以,青少年要做到文明上网,辨别良莠,除了多读书,拓宽知识面,还要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抵御不良网络亚文化的诱惑。

  那么,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新时代网民怎么才能做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适度上网,并与全社会的网民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文明、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呢?我们可以这样做——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要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不进入青少年不该进入的网站,不浏览与自己身心特点不相符的内容;自觉抵制暴力、色情、凶杀、恐怖等内容,远离不良诱惑;不通过网络窥探他人隐私,不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不散布虚假言论,不轻信网上留言;正确处理好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不随便约见网友,即使约见,也要向家长、老师报告;不长时间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和网络游戏及网聊,自觉遵守网络公德。此外,还要有网络安全意识,不使用黑客软件,防范安全隐患;善于运用互联网或数字化新媒体资源学习各种有用信息,提升自身素质、陶冶情操。

  网络,说到底是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它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和公德,生活中不可以做的事情,到了网上也不能做。显而易见,只有让积极的网络亚文化以正能量方式融入主流文化,青少年才能以多元化的方式健康成长,才能为传递文明信息、争做网络文明传播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责任编辑:梁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