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时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时评 >> 文章详情
论坛 | 承百代之流 会当今之变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3-11-03      阅读数:683 次

61.jpg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助推器”,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是滋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要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做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通过“技术之桥飞架古今”,利用最新的传播媒介,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实现当代与传统打破次元壁般的对话,着力推动传统文化迭代升级。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文化之“的”,做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以学理研究为前提,以突出中华文明特性为导向。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根脉的探索,离不开文化价值的研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对象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浩大工程,做好此项工作,要做到“义理、考据、辞章”,深入古典文献和历史史实,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的基础上,通过传统文化的一角剖析出历史的全貌,把握住文化的深刻内涵。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既有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特点,也有与时俱进、变通适应的特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传承机制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以两个结合为根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赋予人们的宝藏,也是内容创作的丰厚土壤。只有不断仰望历史星空,才能明白中国道路的必然,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要做到两个结合,开启广阔文化空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汲取继往开来的澎湃力量,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不能为娱乐而娱乐,要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焕发“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活力;要借鉴吸收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当今世界文化来往频繁、文化交流广泛,正所谓“和虞之美,在于合异”,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需要不断打破文化壁垒,择善而从,汲取不同文明的养分来健全我们的肌体,滋养我们的血液,充实我们的精神,形成文明新形态并以自信开放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上。(作者系临汾市尧都区吴村镇徐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史晓桐

责任编辑: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