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新建路小学在课后托管服务中构建起“艺体选修课程、传承非遗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三大课程体系,“课程超市”可以供学生自主选择。
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完成作业;选择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阅读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参加研学、劳动等实践活动……新学期,太原市学生的课后生活有了新变化。市教育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各项部署和“五项管理”要求,着力强化教育主阵地作用,化解教育服务堵点难点问题,在深入挖掘课后服务育人功能和价值基础上,科学谋划,全力打通校内课后服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让中小学校园在放学铃声响起之后,焕发出新活力。
一校一案各具特色
本学期以来,全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开设体育、美育、科技教育等社团课程,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将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一体化设计,服务内容呈现课程化、模块化、多元化的特征,突出“五育并举”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前几天,小店区西温庄乡西温庄小学组织五六年级的学生来到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展“黄豆抢收”活动。在现场,通过老师讲解,学生们很快掌握了要领,只见他们个个弯下腰,开始“抢豆”,双手抓住豆梗的底部,用力往上一拔,豆梗便拔了出来,最后再用力地抖掉豆梗上的泥土。“老师,看我的!”“我拔得最多最大”……孩子们干劲十足,争先恐后晒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该校德育主任李文慧说:“劳动研学实践是我们课后服务中的一门课程,根据时令,不同年级的学生会在放学后分批来到劳动实践基地,认识农作物,体验劳动快乐。”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孩子们在这段美好时光中探寻四季奥秘。
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精心打造了三大系列、N种课程的“3+N”课后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英语体验剧、体育拓展训练、艺术素养等共74门基于教材又宽于教材的校本课程,以活动性、实践性、趣味性为出发点,成为学校课后托管服务的内容。
伞儿树小学在帮助学困生方面有了制度,教师们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有情感的帮扶,成为课后托管服务的一大亮点,二年一班的刘晓林老师这样记录一名学生的表现:“认生字困难,大课间读生字给组长听,一帮一共同学习。”
各学校不断创新课后服务内容,社团活动、项目式学习、劳动实践、指导作业……通过一校一策,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让学生动起来、学起来、思起来、活起来,培养孩子由储备型学习向应用型学习转变。
自主选择发掘潜力
“带球过人,射门!”在建设北路小学操场上,足球小将们的动作行云流水,连场边的老师都投入其中,为队员们呐喊助威。足球活动作为建设北路小学一张名片,30年来一直备受学生喜爱,足球社团也成为四点半放学后孩子们最喜欢去的社团。一名学生的妈妈说:“孩子参加足球社团后更阳光了,做事情时心态积极向上,不服输,不轻言放弃,而且执行力强。这才是孩子应该有的样子!”
学校还通过多方联动,寻找有力外援,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在杏花岭区实验小学的科技节上,孩子们从无人机体验、机甲大赛挑战赛、木工体验、3D打印与编程体验中,“玩”出了兴趣、“玩”出了成果,探究与创新的种子埋在了心中,未来与梦想的图景徐徐展开。校长义暄说:“‘双减’之后,我们不断丰富课后服务体系,以‘科技+课程’为特色,助力五育融合,培养未来人才所需的创新思维和科技素养,很受学生欢迎。”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与众不同。“我的课后我做主”,16时30分后,学生愿留尽留,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的成长方案,挖掘潜力,让快乐加倍。
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课后服务不断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回应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得到了广泛好评,营造出了更加健康的教育生态。
课后育人提质增效
自己的校园、专业的老师,下课后,孩子们不再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奔向一个个校外培训机构,而是全身心投入到校内课后学习和丰富的社团活动中,愉悦身心、提升素养、快乐成长。
其实,我市公办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开展较早。2015年开始,全市公办小学生放学后免费托管服务先后开展了两次试点,第一次试点范围为市直属小学,第二次试点范围为小店、迎泽、杏花岭、万柏林四城区公办小学和市直属公办小学。2016年推广到六城区公办小学和市直属公办小学,2018年春季新学期开始,免费托管服务范围扩大至10县(市、区),实现了全市公办小学放学后免费托管的全覆盖。
“双减”政策出台后,市教育局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范围,推进我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强化课后服务保障,重点解决城镇学校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不一致问题,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小学生等亟需服务群体。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目前,全市开展放学后免费托管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比例达100%。
打通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就是打通教育为民、教育惠民、教育利民“最后一公里”,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有力举措。“双减”背景下,从解决部分家长接学生的困难,转变为吸引所有学生参加;从提供看管的基本服务,转变为开设丰富的课程,拓展学生素质;从校内减负,转变为学校教育提质增效整体减负,我市正在积极探索,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短评:提升课后服务含金量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举措。正因如此,获得了家长们的普遍欢迎。把这件好事做好、实事做实,关键还在于提升课后服务的含金量。
学校间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存在差异,如何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如何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让家长和孩子感到可以“吃饱”“吃好”,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尝试。对于学校来说,做好课后服务,发挥育人的主阵地作用,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相关部门也有必要深入开展调研,提供保障条件,综合施策、形成合力,让政策执行更加畅通,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