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校园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文章详情
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 文明校园创建新意跌出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2-07-01      

  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理想信念。2021年,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报送了5个大同市“思政金课100节”,开展了8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研活动研讨、30余次主题教育班会,还邀请专家开展了“聚焦课程思政、践行师德师风”主题讲座,鼓励教师不断探索课程思政新模式。

大同.jpg

“百年征程映初心 踔厉奋发向未来”班级手势舞展演

  在今年我省铸魂育人“三个一”工程建设中,该校德先技进思政教育工作室、5个特色育人品牌、25节思政微课获得市级认定,其中3个特色育人品牌、12节思政微课获得省级认定,思政教育工作室和2个育人品牌成为省级待培育项目,2名教师获得“思政金牌”教师荣誉称号。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志愿活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该校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教学一线解决师生的困难事、烦心事,为2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全体教师响应红十字会“博爱一日捐”共捐款3050元。在实施对口帮扶中,他们与天镇县卅里铺乡范家屯村结对帮扶困难户47户。

  疫情期间,学校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党员先锋队”深入社区轮岗轮值40多天,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工艺美术大师曹秀云、美术名师蔡伟、金牌思政名师关蕾等10余位名师开展送教下校职业体验活动,为大同七中、大同十八中、大同一中北校区等近1000余名学生开展绢花制作、活字印刷、计算机维护等课程,让孩子们体验职业乐趣、培养职业认知,为孩子们创新发展提供多元学习平台。

  表彰先进,树立标杆。学校每月进行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比,在全校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活动,共评选出6个文明班级和6和文明宿舍,全校共有72名优秀学生和“志愿服务标兵班”获得了表彰。

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将党史学习内容潜移默化于教育教学中。结合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百年党史天天读”活动,累计推送214次;在学生中围绕党史学习内容开展每周“六个一”活动,团委组织每月一期主题团课。

  开展“诵经典诗词、扬革命精神”“丹青迎盛世、魏碑书党魂”“传承工匠精神、实现技能强国”“红船依旧、精神永恒”“巧手剪彩颂党恩、匠心起航跟党走”等活动,激励全校师生勇于创新、奋勇争先、担当作为、不负重托。

  在教学楼制作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墙,展出“巧手剪彩颂党恩、匠心起航跟党走”师生剪纸作品,每个教室设置“用心学党史、立志做工匠”专栏,编撰《党史知识进课堂》校本教材,组织全校师生踊跃“学党史、守初心、强体育、共奋进”趣味运动会。

创建校园文化建强活动阵地

  激励师生爱学校、爱学习、共建文明校园。创作了校歌、校徽。校歌《拥抱春天》,抒发师生积极向上、锐意进取、进而有为的自信、激情和智慧、力量,校徽则由“职教”二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构成,充满“希望盛开”的意境。

  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包括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红色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书香校园 全民阅读”活动。举办校园文明风采大赛,包括篮球比赛和征文和朗诵、趣味运动会、创意手工、书法、绘画、图文设计及微视频、班级合唱、手势舞、队列队形比赛等。

  北魏文化进校园,培育特色艺术人才。学校与剪纸艺术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家曹秀云大师合作,在校内建立“曹秀云剪纸大师工作室”,传授剪纸技艺。在“勤学杯”大同市第二届百校千人中小学师生书法展中,该校获优秀组织奖,师生作品成功入展。第十一届少儿书画新人新作展上,全校共有20位同学参赛并获奖。

  加强文明礼仪建设。全校塑造文明礼仪的校园风尚,参加山西省第十三届“文明风采”大赛,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4个,优秀指导教师奖1个。

打造知识海洋文明殿堂道德高地

  做好教学设施规划管理使用,保持校园教学、文艺、体育、科技、实训等活动场所布局合理、整洁有序、环境优美,重点规范了校内宣传栏、条幅、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的管理,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式营造健康有趣的育人环境。

  通过大同日报、官方微信平台、美篇、抖音、快手等平台和校广播站、宣传栏、文化墙等校园文化主阵地,及时宣传学校中心工作、报道师生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展示师生的精神风貌、技能成果及校园文化建设。截至目前,在大同日报、抖音、微信等媒体和平台,完成专题报道、图文宣传160篇次,全校师生点赞转发万余次。

  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努力把校园打造成知识的海洋、文明的殿堂、道德的高地。2021年该校进入全省职业教育50强,获评山西省“高水平职业学校”。

  (高文瑾 殷文秀)

责任编辑:梁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