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校园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文章详情
一个班的“春晚”也精彩
太原小店区第二实验小学一年七班云端迎新春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3-01-19      

698.jpg

  吃香甜的糖瓜瓜、跟小区玩伴打雪仗……这个小年,对于太原小店区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赵一焕来说,可谓快乐多多,但排第一位的,是他跟家人登上班级“春晚”,出镜表演了亲子唱《明天会更好》。

  1月14日,一台主题为“萌娃迎新春,兔年送吉祥”的线上新年联欢晚会在一年七班师生和家长群刷屏,美的体验汩汩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满屏仪式感,欢乐溢出来

  “祖孙档”组合孔高佑齐和奶奶演唱《我和我的祖国》,让主旋律歌曲“甜”度爆棚;像从年画里走出来的萌萌“兔娃”束珞可带来手指舞《吉祥娃娃》,以巧手童心送出花样祝福;唐子淳和弟弟共舞《今天也要加油鸭》,舞出有家人陪伴就是“每一天都有阳光伴”的韵味;《少年英雄》活力四射,“街舞男孩”范致远与所有人分享的是动起来的快乐向上……

  两位小小主持人串联起一个个视频秀,让小可爱们展现了自己最耀眼的一面,更汇聚成连接51个家庭喜迎新春的满满仪式感,姚子琳的爸爸感言:“欢乐之情几乎要溢出小小屏幕!”

1.jpg

回顾课堂开心一刻

  “仪式感体现的是对生活的一份热爱和专注,它传递出的信息像一粒金色的种子,埋在孩子们的心中,会生出热情、自信、勇敢、感恩的花朵。迎新年,我们的大家庭少不了这份仪式感!”班主任孙婧珂老师用心策划设计了这台班级“云春晚”,在开放、自由、亲和的场景中,用“仪式感”增加了家校之间场域的连接点与联动效应。

  上课前的暖心问候、“每天进步一小步”的放学路队、每周一次师生“逛校园”、分享集体成功来张笑脸“全家福”……这些温情画面伴着动听音乐在屏幕一一回放,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珍藏已久的希望,美好的春天正一天天走近,重聚美丽校园的那一天也愈来愈近!

“春晚”小舞台,思政大课堂

  “团扇起源于中国古代,又叫宫扇,是汉族传统工艺品,寓意团圆友善、吉祥如意……”高仕悦小同学身着汉服,用稚嫩小手演示装饰团扇的制作过程,一把凝聚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玉兔迎福”团扇,一步步呈现出来。

2.jpg

“团扇女孩”高仕悦

  恭贺新春、祖国雨露、童真童趣、古韵童声、童年风采,晚会5个篇章饱含家国情、师生情、家庭情,更浸透浓浓中国年味儿。舞蹈《飞天乐鼓》、古筝弹奏《中华孝道》、朗诵《春节童谣》……孩子们在童心童真的气氛中融入主题表达,感受传统文化的大美意境,感悟文艺蕴含的中国“老理儿”。

  特殊时期,线上线下交替的教学模式,并未阻止学校团队教研的步伐和节奏。新课标、思政课堂、大单元、项目学习,这些教学研究的“关键词”,激发孙婧珂老师在教学行动上点滴精进,让她在班级“云春晚”的创意中打开了思路,灵感顿现,也算是送给了自己一份特别的跨年又“跨界”的礼物。

  除了让孩子们特别着迷的“春晚作业”,从指导制订一份《寒假生活作息计划表》入手,她频频“@”班级群里的家长,为孩子们立体拓宽从书面作业到社会实践的“作业新时空”,让他们的寒假生活多了亲子阅读时光、锻炼时光、劳动时光,待开学日,像活泼的小兔子,蹦跳着跨入春天的校门。

祝福第一声,送给小朋友

  “过小年意味着离过春节不远了,年的味道也就越来越浓了。喜迎新年,我要把第一声祝福送给我的小朋友们:常健康,多读书,勤运动,爱劳动,讲卫生,会学习……”

  在晚会“惊喜彩蛋”环节,孙婧珂老师把微笑融入话音,亮出自己最欢乐的状态,为全班同学送上最好的祝福。“与孩子的心灵连接、给予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石。”孙老师理想中的师生关系就是心连心的朋友关系,她称同学们是“小朋友”、家长们是“大朋友”。

  每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都令人心潮澎湃。去年最后一天,“阳康”的孙老师特意来到空荡荡的教室,清扫、擦洗、浇花,偶遇班上一个小朋友驻足校门口朝校园内张望的身影浮现脑海,窗台上整齐摆放的一盆盆绿植让她内心激荡异样的感动,“它们有的开出快乐的小花,有的冒出含羞的花骨朵,祝福我的小朋友们也像这绿植一样,虽然经历一些困难,但生命力依然旺盛……”

  尽管元旦联欢因年末新冠感染潮而取消,但跟小朋友们“等着新年联欢会露一手”的约定,让小年“春晚”变成了云端欢乐进行时……

  有童趣,也有情怀;有欢悦,更有意义。一台小小的班级“春晚”,却是孙老师对“教育”二字的一种生动理解,是孙老师对孩子们爱的一次畅意表达!

(魏国华)

责任编辑: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