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校园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文章详情
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高质量教育教学的新成果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3-04-25      阅读数:683
《文明山西》周刊

  今年4月,山西省职业教育铸魂育人计划项目2022年度认定结果公示,校长刘寰的《德先技进》思政教育工作室、教师杨枫的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创新创业 蝶变焕新》以及教师高文瑾《沁园春•长沙——青年担当之传承》、冯璐文《勤奋至臻一起向未来》、郝凤平《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多面体和旋转体》、曹慧娟《中共二十大报告解读》等28个思政微课共计30个申报项目全部被认定为省级品牌,认定数量不仅远远超过该校年初瞄准的目标,在大同市职业学校中也名列前茅,成为大同市认定项目最多的职业学校。此次30个入选项目是该校高质量教育教学的新成果。

微信图片_20230425170438.jpg

  铸魂育人计划项目由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财政厅共同组织,2021年正式启动,旨在用5年时间,实施以“建设100个思改工作室、打造1000个特色文化教育品牌、开发10000个课程思政微课“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铸魂育人计划,简称“三个一”工程,发挥示范作用、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具有山西省特色的职业教育铸魂育人氛围。

主动思政,积极作为

  2022年以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实际行动,推动职业教育向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目标迈出新步伐。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锁定“文化治校、品牌制胜”战略,全员投身精准教育、精细教学,深耕核心能力,争创特色文化育人品牌活动中。

  着眼着力于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提升该校“德先技进”理念支撑下的教育教学成果,思政工作室主持人刘寰校长提议请专家、聘能人、增内容,完善《德先技进》思政教育工作室,在学校中形成了“厚德 笃学 砺技 践行”的校训和“踏实 奋斗 创新 至臻”的校风、“仁爱知达 言行一致 躬身善导 至诚敬业”的教风以及“勤学善思 工学结合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的学风,并且教育和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快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培根铸魂育新人再上新层次。

匠心匠艺 蝶变强音

  职业教育从“普职并举”到“教育类型”并以《职业教育法》一锤定音,紧跟着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加强职业教育新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首次明确将“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行列,不得不认为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事业的政策蝶变、使命蝶变,更应当收获的是成果蝶变。如今,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已步入“快车道”,技能强国、匠心回归,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已成为时代风尚。

  该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文化进校园、进支部、进专业、进班级、进课堂、进楼道、进社团、进家庭,全面贴近激光文创,杨枫老师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创新创业 蝶变焕新》应运而生。学校激光车间领军人物杨枫老师的激光水晶内雕作品《合掌露齿菩萨》就被评为中国大同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创新奖;《红酒瓶雕》系列红色文创作品“思念恒久远 雕刻永流传”获得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2022年参加“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大赛获得教师组全国大赛二等奖,多年来,他积极研究和探索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编写校本教材《激光工艺》,已被学校纳为教材课本。学校利用激光车间设备,开展高精度激光加工服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熏陶下,教育指导学生学习应用激光技术,进行文创产品的生产体验过程中,杨枫的《创新创业 蝶变焕新》特色文化育人品牌竖起了“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标杆。

众人划桨开大船

  品牌制胜一靠品牌质量,二靠团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校长刘寰始终坚持一线教学,积极带领教师参加省市教学能力大赛和微课比赛。她的思政微课在大同市职业教育铸魂育人计划中被认定为金牌微课,并获得省级认定。在刘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全体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教研新路径,80节优质思政微课获得省市认定。一节节的思政微课呈现着该校一直以来贯彻的思政育人的教育理念,也凝聚的该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而进行的无数次教学探索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将“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行列,作为正阔步走在前列的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将继续加强职业教育铸魂育人计划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思政能力建设,打造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建设思政微课线上资源库,构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培养更多更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姚勇 高文瑾)

责任编辑: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