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长治市屯留区李高中心学校东李高校区打造了温馨的校园八景,“玉兰苑”“龙凤呈祥”“柳韵书香”“双屏开翠”“桃李迎宾”等每一处景致都赋有该校教师创作的诗词,学生漫步“礼”高校园,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驻足朗诵一首,和着树丛中的鸟鸣,真可谓——绿树飞鸟蝉鸣,碧草红花书声,呈现出惬意温馨的画面。
今天的李高校园,翠柏森森,旱柳依依,玉兰挺秀,错落有致的假山点缀其间,犹如一幅水墨丹青;淡黄色的教学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娴静肃穆又和谐自然,是一所温馨的园林式校园。
2019年以来,该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围绕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打造具有温馨环境、温馨人文、温馨管理、温馨活动的校园。
打造温馨的人文文化
学校围绕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根据校名和当地历史的渊源,提出了适合乡村教育发展的教学理念——“礼”高,即“礼”行天下,高标发展。
“礼”高,巧妙运用了校名“李高”的谐音,一字之差,蕴意深远。“礼”,德之显则为礼,以礼引人、以礼励人、以礼化人,要求师生要“明礼、守礼、行礼”,办乡村特色的一流标杆学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礼”为立校之根,是学校生命发展的内涵,一切以生命教育为本的教学活动都要落在“礼”上。学校通过“爱·心·力”三步骤,实现通过“爱”的教育,让师生具备“心”,从而达到“力”的目的。
“礼”文化的温馨在于传统之美,“餐厅”更名“念稼堂”,意在教育孩子每食必思耕种之恩,并为之编写了《餐前感恩词》,学生就餐之前必要诵读:念稼堂、用三餐、感恩词、一起念、一粒米。如今的李高学子食不言、寝不语已经成为习惯。学生宿舍更名为“三省堂”,取意于“吾日三省吾身”。中午,学生走进三省堂,“礼”园“小喇叭”会播放二十分钟的国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岳飞传》《西游记》等。“校史室”命名“志礼堂”,根据校训“礼高”的文化内涵,联系礼高的发展蓝图,体现以“礼”立校之志。
温馨管理让生命更绚丽
有温度的管理成就一个教育团队。学校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做他们坚实的后盾,为教师创造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让教师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课堂上教师把自己融入课堂,用自己的热情去带动整个课堂,使整堂课成为高效课堂。作为高效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运用生动夸张的表情、俯仰灵活的身体、抑扬顿挫的声音、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和思考。
“礼高”特色校园业已初见规模,建设平安校园、书香校园、诗词校园、绿色校园、阳光校园的设想已经变为现实。在教学楼前、广场上,到处粘贴着交通安全标识,学生在做课间操时就能熟悉安全标识,提高安全意识。师生齐上手打造书香校园,学生把废旧课桌凳制作成小书箱,装满了各种图书,悬挂于教学楼周围及楼道两侧,随时随地可进行阅读。在校园“柳韵书香”四棵冠如巨伞的挺拔柳树下,老师摆放了十几张旧餐桌改造的书桌,打造成靓丽的读书角。今年李礼高新增了校内植物园——百草堂,改造废弃的锅炉房为阳光温室,种植多种花草植物,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增长学生课外知识的积淀。
温馨活动让生命看得见
李高致力于打造丰富多彩的“九个活动月”,每个月都有一个主题:3月“学雷锋 见行动”文明礼貌月;4月“缅怀先烈 争做好少年”忆苦思甜月;5月“展风采 强素质”校园文化艺术节;6月“练翅膀 翱天际”毕业季;9月“师恩重 父母情 庆丰收 重阳日”感恩教育月;10月“祖国在我心中”爱国教育月;11月“牢记安全,珍爱生命”安全教育月;12月“遵纪守法我能行”法治宣传月;1月“希望与梦想”辞旧迎新月。
该校教研组每学期都会根据时事节令的变化制定相应的“你读我诵”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以“玉米节”“玉兰节”“团建节”等大型项目活动为载体,给学生以践行课本知识的机会和展示才艺的场所。书法、绘画、写作、演讲与播音、合唱、手工、绿色骑行等20多个社团活跃在李高校园,在学生心中播撒梦想。
(崔春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