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12月16日,熊晓琳教授团队应邀来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指导思政课建设工作并作专题讲座。学校思政课教师和各系部教师,以及全市其他大中小学校的教师代表,共计400多人聆听讲座。
熊晓琳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项目工程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23年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引进熊晓琳教授担任“名誉教授”,并成立“熊晓琳思政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团队成员分别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多次应邀来我校做学术报告,举办专题讲座与研讨会,开展集体备课,积极参与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与建设,着力打造思政精品课程和示范课堂,不断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讲座上,熊晓琳做了题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报告,围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坚定立场、政治认同”“同向同行、共育英才”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大思政课背景下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近代中国人民经过曲折的道路探索,最终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原因,指出思政教师要提升政治素养、坚定政治立场、彰显政治担当,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头脑清醒。
熊晓琳结合实际案例,展示艺术类、教育类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和路径。她激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积极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次讲座内容实用、案例丰富,富有启发性和感染性。教师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通过讲座的经验分享,加深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理解,学习了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优秀经验,开拓了课程思政育人新思路。
当天上午,熊晓琳教授团队还在思政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举办了“科研引领、成长同行”特色教研活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厚羿教授主讲了《申报课题的方法与技巧》。会后,熊晓琳教授团队与思政课教师和各系部优秀教师就申报科研课题进行了交流,帮助掌握科学的申报方法和技巧,促进学术研究深入开展。
(吴万 武雪冰)